从《血战钢锯岭》看好莱坞战争电影的一贯“套路”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石海明、林涵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1-06 11:07

影片旨在告诉观众:这是一个不拿枪的战士,一个无比勇敢的战士,一个有宗教信仰的战士。

为了更加淋漓尽致地传播这一观念,导演梅尔·吉布森可谓煞费苦心。与其以往执导的影片《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启示录》等相似,吉布森驾轻就熟地通过战争的残酷来反衬鲜明的“反战”主题。于是我们看到:呼啸而过的子弹、血肉模糊的士兵、震耳欲聋的爆炸,横尸遍野的焦土……再穿插上忠贞不渝的爱情、骨肉相连的亲情及坚忍笃定的信念,一种战争之“暴力美学”就完美地建构出来。这是一种从痛苦中绽放出的精神之美,它不同于一般战争影片中的那种自带光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对战争的反思、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信仰的尊崇。

显然,影片试图呈现并传播的这种理念,是好莱坞战争电影一贯的“套路”:战争无论正义与否,都是极其血腥惨烈的,纵然对垒双方中的胜出者,也不必欢呼雀跃,在杀戮的镜子面前,战争不能照出绝对而纯粹的胜利者;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内心信仰的坚守,对人类杀戮的反思,绝对有超越个人荣誉和国家荣耀的至上价值。

为了凸显这种价值,影片诉诸于“宗教关怀”。从影片初始道斯站在耶稣面前萌生的反思,到战争结束之时道斯寻找丢失的《圣经》,宗教穿针引线般贯穿整部影片。面对战场上迸射四洒的血浆、焦黑变形的尸体、见血封喉的利刃、穿膛而炸的子弹、哀鸿遍野的地狱,导演借助宗教的力量,试图将道斯刻画成黑暗中的一道极其微弱却又永不熄灭的烛光,它能融化世间的冰雪,它能驱散战争的阴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