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招不断,底牌渐失伤及自身利益
如今,韩国总统朴槿惠深陷“亲信干政”的漩涡之中,民众要求其下台的呼声依旧此起彼伏。在此关键时间,韩国的外交与安保政策依旧没有停止错误前进的步伐,在重启谈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韩国政府急于签署该协定是打算在“亲信干政”吸引舆论注意之际趁乱“突围”,甚至实现转嫁危机的目的,不得不说是严重挑衅民意的昏招。
近年来,美日韩加紧推进针对朝鲜的“延伸威慑战略”,朝鲜半岛一度笼罩在战云低垂的紧张气氛下。这一协定的签订,对于韩国而言,并不能全部归咎于东北亚局势或美国施加的压力,完全是青瓦台外交与安保政策一意孤行之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朴槿惠的安全与外交战略就开始调整甚至进入混乱状态,从不顾民众的反对声音迅速缓和与日本的关系,以10亿日元解决慰安妇问题上就可见一斑。
韩国政府发展日韩军事合作,在战略层面上实现与日本的根本和解,只能使韩国失去当初“四小龙”的独立资本和雄风,势必将改变近代以来日韩关系的本质。不能忘记的是,韩国本身就牢牢受制于美国,甚至连交战权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一切,都源自和平统一已无望的情况下,迫于国内安全的巨大压力下,韩国自身丧失独立自主意志的蜕变。
正如执意部署“萨德”系统一般,放弃了依靠外交方式和多边渠道实现地区平衡,仅靠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建立美日韩之间“铁三角”一般的情报交换网络就真的能保护韩国国家安全了吗?殊不知,“鸵鸟心态”的韩国越认为获得了美日的军事支援就是获得了绝对安全,越是将自己推向了地区战略博弈的最前沿,甚至成为某些大国的走卒和棋子。
如果不能找寻到确保自身安全的绝对“秘方”,就不要轻易打破现有的战略平衡态势,韩国显然忘却了这一点。尤其是韩国将在大国之间周旋的底牌拱手相让,依靠武器层面和安保协议来维护国家安全早已成为一纸空文,韩国自身的安全与国家利益势必遭受重大损失。这样的博弈,韩国如今承受不起。
渔翁得利,无果之树结局注定无果
日韩之间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可以说是顺水推舟。在此之前,美日、美韩都签署了各自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一旦日韩之间握手言欢达成情报交流“铁三角”,将最终促成东北亚地区美日韩三方联动机制的确立。此次双方达成情报协定,又可见美国“牵线搭桥”的身影。2014年12月,美国就撮合韩日军方达成《美日韩关于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情报交流协议》,实现了韩日“以美为桥”各取所需的涉朝情报交流,而此后发生的慰安妇问题妥协和朝鲜数次核试验,更是为韩日情报互换铺平了道路。
从韩日意图部署“萨德”,到情报交流甚至是更深层面的军事合作机制,不难看出美国正在东北亚地区下一盘大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果美日韩三边军事情报共享交流机制其目的只是为了防御朝鲜,显然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令人难以相信。仅就近期美韩部署的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其所采用的“AN/TPY-2”X波段雷达探测半径大幅度地向我国和俄罗斯腹地推进,足以对我国和俄罗斯军事安全和地缘战略安全产生极大威胁,这才是遂了美国的心愿。
长期以来,美国政界与军方就一直希望在亚太构筑紧密的联盟体系。从2007年开始,美日就不断妄图拉拢亚太地区国家,搭建自己主演的“小北约”这一幕大戏。然而,在全球格局尤其是亚太地区政治实力多样化发展、经济联系又日益紧密的今天,“小北约”这一小圈子于道义和利益上都缺乏可行性。它既没有对其他国家强有力的诱惑与吸引,也难以得到广泛的支持,本就是一棵无果之树,美日虽愿意栽下,但注定不会有人尝到甜头。
东北亚地区多边关系的战略角力,源自长期未能形成多边集体安全机制,但这种碎片化甚至是多层次的互动关系却无形中保持了该地区的战略稳定态势。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一旦建立,韩国的国家安全指向就会被美日裹挟其中。日本可以趁机介入朝鲜半岛,提升其在东北亚局势中的影响力,美国则可以进一步控制东北亚的两个“小伙伴”,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服务。当认清了“小北约”背后的实质,以及其对自身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损害后,还要不要“助纣为虐”推动“小北约”发展,还要不要听信已无良策的统治阶级的昏招,韩国人民自然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