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强拖华裔乘客下机 美联航为何屡犯"众怒"?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李晨
2017-04-12 09:30

美联航为何屡犯“众怒”

这不是美联航第一次惹众怒。两周前,两名女孩因身穿紧身裤而被拒绝登机,此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女权主义者们的愤怒声讨。

不仅如此,美联航还曾因种族歧视引起了穆斯林群体的强烈不满。2015年,美国一名伊斯兰女教职人员在搭乘美联航时,空乘人员拒绝为其提供未开罐饮料,并称该乘客“有可能把罐装饮料当成武器使用”,这起事件是对穆斯林明目张胆的歧视,一时间,“抵制美联航”的声音在网上不绝于耳。

尽管已有前车之鉴,但美联航似乎并不吸取教训,此次强行拖拽乘客下机事件,再次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

依据美国交通部相关规定,遭遇多余乘客时,航空公司应该在主动要求客人下机之前,先在航班内寻找自愿放弃的志愿者。这名华裔乘客是一名医生,第二天要为一位病人看病,虽然没有配合工作人员下机,但警员也不应该强行将他从座位上拽下,并在机舱过道拖行,毋庸置疑这是暴力执法。

作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联航的处事方法关乎自身的信誉和形象。美联航首席执行官穆诺斯10日发表声明,对这起令人沮丧的事件感到难过。芝加哥航空局同日发表声明说,“该事件不符合我们的标准作业程序,航空安保人员的行动显然不能被宽恕。”

其实,相对于美联航简单粗暴的做法,北美另一家航空巨头则选择了“从高到低叫价”的“玩法”。

比方说,一列票价为200美元的航班超载,需要一名乘客下飞机,则该公司会提出给1000美元赔偿金,这时就会有许多乘客愿意换乘来获得这1000美元。随后大家便开始竞争这个名额,有的乘客会表示只要800美元就愿意换乘,而别的乘客为了竞争到名额则会降低到500美元就愿换乘。直到叫到最低,没有人愿意接受更低的价格为止。这种“赶人”方式,既保证了航空公司利益损失最小化,又使解决过程气氛轻松和睦,是值得借鉴的方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