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就业率低专业名单 15专业被亮红牌

来源:大河报责任编辑:张琴
2014-10-14 23:02

法学1/5学生就业与专业无关

林静,2013年毕业于河南某高校法学专业。昨天,提起自己的就业经历,她就有点儿抓狂。

林静说,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出于对律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和喜爱,毫不犹豫地选了法学。成功被录取之后,她开心了好几天。进入大学后,林静每天认真学着《刑法》、《经济法》、《诉讼法》、《民法》等,把法律条文背得烂熟。四年大学时光一晃而过,等到林静该找工作时她发现情况不妙了。“原来一直觉得律师社会地位高,收入也高,可这一毕业,发现学法学的毕业生还真是多。”最让林静郁闷的是,当律师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容易,司法考试不过、律师资格不过,白搭!林静只好去招聘会上找“饭碗”,她又郁闷了,因为招聘会上需求法学专业的企业很少。

“最后我们班,3/5的学生去考公务员,1/5的学生去考研,1/5的学生找了和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林静说,她最后选择了一家小型民企做行政工作。

注:根据国内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红牌”本科专业的前10名里,法学连续两年都位居河南低就业率前3名。

专家释疑

这些专业为何不好就业?

省人力资源专家卢宇

昨天,提及河南被教育部贴上就业“红牌”的本科专业,省人力资源专家卢宇表示,从这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不太好,因为其上升通道比较短,专业对口的工作多在司法机构或做专职律师。他建议,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想找个好的工作,在学校期间专业基础知识就要打好,并积极参与司法考试;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太喜欢法学的话,又想求职顺畅,最好在大学期间就攻读另外一门学科。

郑州大学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钦

像应用心理学,是文科专业,就业面较窄,其实就业需求是有的,但是能提供有效辅导的不是很好。虽然需求大,但我国做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很少,导致目前局面需求有,但缺乏机构,没有足够力量让这些毕业生就业。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张钦则表示,这个专业将来出路主要是去国外教汉语,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学生并不多。

补充案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国内就业较难

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姓胡的学生2011年,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拔,以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奔赴海外的孔子学院工作,一年任期结束,她最终决定继续留任。

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2月,中国共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累计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1.4万多人次。

“在中国本土从事对外汉语教师招聘学历标准基本为博士以上,我这个学历想要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只能选择一些民办的语言培训机构或国际学校。”她表示,海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供不应求,大量的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的毕业生倾向于暂时出国担任并非正式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然后回到国内再谋出路,否则凭这个外向型特征明显的专业在国内较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