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将成为惩治腐败重要“战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等案件。通过十八大以来巡视和查处案件情况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属于“重灾区”。
同样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制度建设,其中前3条面向全党,而第4条直接针对国企。
对此,《环球时报》刊文指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成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
近年来,从中石油腐败窝案到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落马,国企高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接受调查的名单中。
有媒体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纪委共通报了74名国企领导干部被调查,平均每月6名,“打虎”力度是2013年的近6倍。有些国企高管涉案金额巨大,如广州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贪腐达3.4亿元。
国企腐败案件带来的破坏力也令人触目惊心。广东省航兴贸易公司原总经理陈东,以国有企业品牌、信誉无条件为民企融资提供担保,造成企业贸易损失风险达1.95亿元。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加大国企惩治腐败力度,既是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通过反腐来打破国企原有的利益格局与权力结构,推动国企改革。”
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
有评论指出,虽然国企反腐“捷报频传”,但目前查处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国企仍存在很多待发现的问题,不排除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巡视是发现腐败案件问题和线索的有力武器。去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的8家央企中,至少已有5家12人因涉嫌违纪违法或职务犯罪接受调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今年实现对53家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乘着专项巡视的东风,国企反腐将掀起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