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给 惠及全球
目前,中国装备在价格、质量、技术和配套服务方面,拥有综合比较优势,能够满足许多国家对基建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室主任黄斌举例说,中国铁路性价比高,铁路技术吸收众家之长有后发优势,设备配套非常齐全,有在不同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经验。
有观察人士指出,中国铁路装备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有竞争机会。前者目前财政状况吃紧,在更新老旧基建设施时青睐选择质优价廉的“中国建造”;后者基建薄弱,迫切需要铁路作为发展纽带,但财力有限,同样会优先考虑引进性价比高的“中国货”。
李克强总理指出,许多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很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相关国家加快发展,并可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产业层面看,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能够帮助东道国形成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完善优化其工业体系,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帮助相关国家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从金融层面看,中国资本需要国际化的拓展空间,而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两相契合。此外,中国的对外产能合作,还可以和当地的既有资源、人才储备和政府发展战略相结合,是互利双赢的可行模式。
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今年视察由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铺轨试验段时说,蒙内铁路将促使肯尼亚经济年增长率由5.8%提升至8%,并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带领肯尼亚实现经济转型。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看,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热潮正在兴起,也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这一方面为中国装备“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提供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