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三军仪仗队首批女兵:妆容成训练一部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王达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5-15 09:00

“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

在仪仗队里,徐子杰认识了更多被层层选拔进来的女兵。她们“大部分都是90后,有的刚刚入伍,有的已经转为士官”,之前都在通讯、卫生和文艺等岗位上服役。

30名女兵组成了女兵分队,队长是曾参加过2009年国庆阅兵并荣立一等功的程诚。那年,她因训练刻苦、队列动作出类拔萃,第一个被确定为三军女兵方队领队。正是由于出色的表现和丰富的带兵经验,当5年后组建首支仪仗女兵队伍时,相关领导第一个想到了她。

一同报到的还有来自河北任丘的女兵赵颖。她的父亲赵双进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仪仗兵,退伍后一大爱好是翻录新闻里的仪仗兵镜头,“内存卡里总是爆满”。受父亲的影响,听说三军仪仗队选拔女兵时,赵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提起三军仪仗队,她们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威武、神圣、震撼。这种感觉在观看完一场仪仗表演更加强烈:“100多人动作整齐得像一个人,太不可思议了!”

报到后第3天,女兵们就投入了训练。根据计划,她们3个月后就要正式执行仪仗司礼任务。从开始训练到正式上场,女兵们需要经历基本动作、连贯正步分解动作、枪法练习和合成练习等步骤。

“通常情况下,仪仗男兵要经过8个月的训练才能上任务,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个月,所以每一分钟都很宝贵。”程诚说。

仪仗大队为女兵分队配备了5名男兵教练班长,从最基本的站军姿、转体、齐步和原地摆臂练起。很快,赵颖就发现了训练的不同之处:“比如站军姿,班长不会要求我们把胳膊夹得特别死,而是要做到自然大方,还经常让我们想一些高兴的事儿。”

根据她的理解,班长不希望她们死板地站军姿,而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挺拔的气质,一种精气神”。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女兵们有时要在训练场上纹丝不动地站足6个小时。3月里,街上的行人还穿着羽绒服,但女兵们单薄的训练服总是被汗水湿透,“汗水顺着头发滴到地上”。

虽然训练艰苦,但赵颖形容自己和战友们“整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徐子杰分析说:“大家训练时有一种使命感,因为我们是仪仗队历史上第一批仪仗女兵。”有人则直接说:“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