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求真务实 回应关切——中央各部门积极开展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综述
新华社记者高敬、刘羊旸
2014年6月,国务院首次提出对重大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取得了明显实效。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对2015年的重点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
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重点督查。
随着国务院再次亮出督查“利剑”,中央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各自不同的职能特点,积极开展自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逐项梳理、逐一落实,各部门积极投入自查工作
国务院下发通知后,中央各部门纷纷在第一时间做出自查决定,排出时间表,勾画路线图。或印发通知,或召开会议,细化分工,在部门内对政策措施进行逐项梳理,逐一自查落实情况,深入查找存在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成立专项工作班子,拟订工作方案,并明确自查工作的要求、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全部门对照国务院要求的60项内容特别是16项重点督查事项进行逐项排查。
银监会及时印发通知,明确机关部门和各银监局的自查工作分工和任务,在有限时间内,积极通过调研、座谈、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为了将自查工作落到实处,一些部门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不断创新自查的方式方法。教育部提出建立督办电子台账,实行销号督办制度,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倒计时”地持续跟踪督办,逐项对照、逐项推动、逐项落实;海关总署成立了四个督查组,分赴八个直属海关,对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自查不是一阵风。有的部门主动探索建立常态化的自查机制,将督查纳入日常的工作当中。如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对2015年制定的519项细化任务实行“月月算细账、年终报总账”的方式,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通知发出后,各部门就开展了清新高效的自查,并形成了自查报告,上报国务院。
在自查中,各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及时了解重大政策的动态,不回避政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方案,有助于推动政策落实,扎扎实实解决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