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到芦山,我国灾后重建交出亮丽答卷

来源:新华社作者:杨迪 董小红责任编辑:刘航
2015-06-14 15:42

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救援官兵从5000米左右高度实施伞降,在世界军事航空史上前所未有。

从汶川到芦山 困难群体得到照顾

四川的许多地震重灾区,不仅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灾后重建特别重视帮助少数民族改善就业和生活,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发展。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全国80%以上羌族人口聚居在四川省茂县、汶川、北川等地,但这些地区在汶川大地震中无不受损严重,羌绣、羌笛、雕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传承人的遇难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相继出台、启动,博物馆展馆改建复建有序推进,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文物修复、征集整理工作全面铺开,实现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和合理利用。

羌族刺绣等传统工艺,经过产业开发后,也成了灾后重建增加就业的一条新路,许多年轻的羌族姑娘纷纷拿起了针线,后继乏人的羌绣技艺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批羌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获得政府的扶持,口弦、羌笛及原生态歌舞培训学校相继建立。北川、茂县等地将发展羌绣等文化产业、打造特色羌文化旅游作为重点。

照顾困难群体,是灾后重建秉承的一项基本原则。在重灾区县,许多困难家庭面临着重建缺资金、缺劳动力的问题。优先解决他们的重建问题,成为重建工作“破冰”的关键。

在芦山地震灾区宝兴县五龙乡团结村,66岁村民杨其华生来残疾,一生独居,常年靠着政府补助度日。一场地震将他唯一的住所震毁了。

像杨其华这样的“三孤”“五保”等特困户,整个芦山地震灾区有625户。若靠他们一己之力来重建,他们有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地震棚”。但是,四川省决定由政府为这些特困家庭兜底,由政府出资为他们建房,让他们在震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前就率先住进新家。另外4400多户需要特别帮扶的重建困难户,也通过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社会援助等方式,全都建成了住房。

(新华社成都6月14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