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战时重庆的名家名篇:寒夜中的明灯

来源:新华社作者:周文冲 韩振责任编辑:姚远
2015-07-30 09:07

寒夜中的明灯

——诞生于战时重庆的名家名篇

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抗战时期,重庆集中了当时中国大部分文坛精英,他们在流亡重庆的岁月里,历经了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众多文学名家拿起笔,用血用心写下了众多名篇名作,就像寒夜中的明灯,在黑暗中闪耀着希望的光,给读者带来温暖、带来鼓舞、带来力量。

“紧急警报发出后快半点钟了,天空里隐隐约约地响着飞机的声音,街上很静,没有一点亮光。”一九四四年秋冬之际的一个夜晚,防空警报解除后一两个小时,在重庆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楼下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里,一位40岁的中年人点起一支蜡烛,拿起毛笔,写下了这行文字。

这行文字是小说《寒夜》的开篇。这是作家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就诞生于战时重庆的一个寒夜。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后撤迁都,中国的文化中心也转移到重庆。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曹禺等一批文坛巨匠陆续来到山城。在头顶敌机的轰鸣声中,他们握紧了手中的笔,用力写下艰苦卓绝的抗战和中华民族不屈的信念。

《寒夜》讲的是一个贫苦的患肺结核的知识分子的故事。故事的地点就围绕着巴金所住的这座楼和附近的几条街进行,而时间从1944年暮秋初冬一直到1945年冬天。

那时候,巴金和妻子萧珊住在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在这间“老鼠整夜不停地在三合土的地下打洞”的小屋里,巴金不断地观察上下四方发生的一切。

躲警报,喝酒,吵架,生病,物价飞涨,生活困难,战场失利,人心惶惶……巴金把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以及他自己的生活都写进小说。《寒夜》开篇里主人公汪文宣躲警报的冷清清的场面正是巴金在动笔前一两小时中亲眼见到的。

在巴金动笔写《寒夜》的几个月前,距离重庆50多公里之外的嘉陵江边小镇北碚,另一位大师老舍已经开始写作一部史诗巨著《四世同堂》,这也是老舍自己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四世同堂》写的是抗战中沦陷的北平。书中的原型大多是老舍熟知的北平市民,而他们在日本铁蹄下的生活情状,则是老舍夫人胡絜青带着子女逃出北平来到重庆后向他讲述的。

北碚的夏天和重庆一样的热。老舍在卧室兼客厅兼书房的屋子里写作。屋子“三面受阳光的照射,到夜半热气还不肯散,墙上还可以烤面包”。老舍在屋中坐不住,只好到室外去。“而室外的蚊子又大又多,扇不停挥,它们还会乘机而入,把疟虫注射在人身上。”

这一年年底,日军攻占贵州独山,重庆已是兵临城下。有人问老舍走不走?老舍说:“我已下定决心,如果日寇从南边打来,我就向北边走,那里有嘉陵江,滔滔的江水便是我的归宿,我绝不落在日寇手里,宁死不屈!”

终于等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寒夜》和《四世同堂》相继出版,成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经典。同时诞生于抗战大后方的还有郭沫若的《屈原》、茅盾的《白杨礼赞》、曹禺的《北京人》、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臧克家的《泥土的歌》……这些名著名篇既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英勇不屈,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厚重的收获。

70多年后,巴金当年居住过的民国路早已经改名为五一路。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也淹没在重庆最繁华商业区解放碑的喧闹之中。在当年巴金居住的小屋不远处有一家新华书店,《寒夜》静立在书架上,等待着翻开它的下一个读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