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楠:我是一颗出膛的子弹
■本报记者 赵 波 毛 俊 吴 敏

“我要做一颗出膛的子弹,哪怕自己击得粉碎,也要确保不辱使命!”
这个夏天,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话剧《好兵张楠》在山东临沂上演,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今年以来,这台话剧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连演21场,演到哪里,火到哪里,在多地引发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潮。
这个“好兵”为什么能感动座座城市,温暖无数人心?
张楠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上士、我驻索马里使馆警卫人员。2015年7月26日,张楠在执行警卫任务期间,突遭恐怖袭击,英勇牺牲。话剧再现了英雄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不少观众动情地说,张楠不愧是祖国的优秀儿女,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
“任务还没完成,我决不能半路当逃兵”
去年7月26日16时30分,设在摩加迪沙半岛皇宫酒店的中国驻索马里使馆里,张楠和战友正在进行体能训练。
突然,“轰”一声巨响,气浪破窗而来。张楠大吼一声“趴下”,战友赵团军闻声立即俯身躲避。
刹那间,家具、门窗碎片四处横飞,整个房顶坍塌下来。张楠被建筑物砸倒,一时无法起身,他大声喊道:“注意隐蔽!”
几天前,索马里极端组织扬言要对该酒店发动汽车炸弹袭击。此刻,危险仍未远离。
数分钟过去,枪声渐稀。张楠呼唤赵团军:“我好像伤到动脉了……”两个多小时后,28岁的张楠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这,并不是张楠第一次面对死亡。
此前的4月14日,半岛皇宫酒店周边枪声骤响。担负警戒任务的张楠一边迅速发出警报,一边抵近窗前观察。
就在此时,一颗流弹穿过玻璃,击中张楠左胸。张楠咬紧牙关,持枪坚守战位,直到被送往医院。躺在担架上,意识模糊的张楠不断重复着一句话:“保卫使馆安全……”
手术中,张楠左胸被切开一道20多厘米长的口子。医生发现,弹头距离心脏只有1厘米。
术后第二天,武警山东省总队领导打来电话慰问:“我们都很惦记你。总队党委已经决定接你回国治疗,另派队员接替你的工作。”
张楠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索性找来战友代笔写下请战书:“任务还没完成,我决不能半路当逃兵。我已经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献身的准备!”
请战书传回国内,深受感动的总队领导让步了:是否留守,视康复情况而定。
张楠喜出望外,坚如磐石的意志支撑他创下“铁人奇迹”:术后第28天重返战斗岗位……
得知张楠牺牲的消息,我驻索马里大使韦宏添禁不住泪洒衣襟。
去年2月的一天,韦大使参加外事活动,张楠随行护卫。经过一个检查站时,引导车突然向前蹿了一下,当地武装人员立即举枪,一枪打在车厢挡板上。枪响瞬间,张楠果断地用身体挡住大使,同时提醒大家:“准备战斗!”
尽管是虚惊一场,但张楠以身挡弹的“条件反射”深深震撼了大使。事后,韦大使问张楠:“天天跟死神打交道,你怕不怕?”张楠的回答意味深长:“对军人来说,使命比生命更重要。”
在索马里期间,张楠参加警卫任务100余次,用生命践行了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
“狙击手的追求,就是精准出击不辱使命”
在武警山东省总队,有一支编号“08569”的步枪。这是总队配发的第一支某型高精狙击步枪,枪的主人就是被战友誉为“1号狙击手”的张楠。
张楠在训练场上素来以较真闻名。
同进集训队,雪地跪姿射击训练,别的队员坚持不到30分钟,他跪满1个小时还不起身;同上比武场,400米障碍课目,同年兵的目标都是跑进2分钟拿满分,他几乎次次保持1分40秒左右。
即使回家探亲,张楠也坚持每天跑个10公里。母亲劝他休息几天,张楠回答:“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敌人知道。”
勤学苦练,让张楠一步步走近“1号狙击手”的殊荣。
2011年,总队组织狙击应用射击课目竞赛,张楠一举夺魁,在众多羡慕的眼神中捧回那支特殊的“08569”。直到现在,张楠创造的两项总队射击纪录依然无人能破。
张楠常说:“狙击手的追求,就是精准出击不辱使命。”每逢重大任务,他都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一次,驻地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歹徒情绪激动,架在受害人脖子上的砍刀闪烁着刺眼的寒光。张楠临危受命,配合战友担负狙击任务,赶在歹徒行凶前果断射击。歹徒应声倒地被制服,人质安然无恙。
2011年4月,驻地森林公园发生火灾。张楠带领全班作为第一梯队赶赴现场扑火。突然,风向一变,火浪压顶而来。大家急忙卧倒,用湿毛巾捂嘴过滤浓烟。张楠发现新兵侯建虎丢了毛巾,毫不犹豫地把手中毛巾塞给他,自己赶紧扒出一个土窝,俯脸避险。那一次,张楠在火场上搏斗了三天两夜,直到完成任务。
入伍11年,张楠参加各类急难险重任务10余次,抓捕犯罪嫌疑人10多名,救助遇险群众40余人,先后被总队评为“十大训练标兵”“十佳优秀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