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历史因创造者而鲜活
“虽然还要面对浩瀚史料……但剧本要求我们的就是叙述、叙述、叙述!打破前两部(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碎片组合,让故事的流淌一气呵成,保全电影的完整时态,让电影更像电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回忆《建军大业》的筹拍时说。
相比《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真正把叙事的焦点从历史事件本身转移到了创造历史的人身上,剪去了大量细节,将故事集中到数场著名历史战役上,以典型故事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教训兵痞的叶挺、稚气未脱的粟裕、侠胆老辣的朱德……一个个伟大的名字成为荧幕上一张张独具人格魅力的面孔。
《建军大业》将“人的故事”作为历史的表现方式。比如,导演刘伟强发现故事里只有国共两党高层的矛盾,缺少底层的矛盾,就塑造了一个誓死不降国民党的军官故事。这样一来,南昌起义的故事就活了,保证了一部故事片的核心和氛围。
《二十二》:让一切回归到“人”本身
“从刚开始对中国‘慰安妇’群体的表面认知到与这些老人相处后发现她们就如普通老人一样平静温和,我也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晚辈应该面对这些老人的态度——把她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我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二十二》的导演郭柯说。
90多分钟的纪录片,没有对“慰安妇”的刻意强调,镜头只是静静地展示着老人的日常生活,费力拧开药瓶,用塑料椅当支撑挪动身体……“慰安妇”标签之外,她们只是一个个平凡的老人。《二十二》努力让故事真正回归到“人”本身,反而更富于历史的厚度和人性的思考。
一位网友的评论4天获得了2万多个赞:“片子真的拍得很平静,只是记录老人们现在的生活……22位奶奶在不同的城市,经历了同样的灾难,却有着不同的晚年,她们的共同点,都是可以乐观地面对生活,真的都很坚强。去看看她们现在的生活,去正视这段历史……她们是真正的受害者,希望她们来世都可以成为幸福的女孩。”
(新华社深圳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