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聚不聚为孤旅

王忠嗣败吐蕃与定陶战役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黎 旋 张 苗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12-03 00:05:11
定陶战役战前敌我态势图

原 典

《百战奇略》合战篇原文为: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数处,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曰:“聚不聚为孤旅。”

合战篇认为,兵力分散就力量薄弱,兵力集中就力量强大,这是指挥作战的一般常识。若我军分兵多处,敌大军向我进攻,我应集中兵力反击。诚如古代兵法所说:应集中兵力时而不集中,就成为自我削弱的“孤旅”。

战 例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41年),吐蕃军倚仗其兵力优势,入侵唐境,企图报唐军进驻新城(今青海省门源县)之仇。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唐军将士产生畏惧心理。唐军将领王忠嗣策马迎战敌人,挥军向吐蕃军左右两翼发起突击,锋芒所指,敌无不惊惧而退,唐军士气大振。唐军如此反复冲击,杀敌数百人,致使吐蕃溃不成军。王忠嗣乘机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敌侧翼,大败吐蕃军。

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集结约30万兵力,企图钳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陇海路以北定陶地区。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从豫北调第2纵队赴定陶参战,并决心集中4个纵队5万余人,以4倍于敌的兵力,诱歼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9月2日,定陶战役打响,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3、6、7纵队向整编第3师发起猛攻,战至6日晨,于大、小杨湖地区全歼其第20旅,重创第3旅,6日中午,全歼整编第3师师部,师长赵锡田被俘。随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抓住国民党军撤退的有利战机,于7日对整编第47师发起攻击,全歼其两个旅。至此,定陶战役顺利结束,我军经5天作战,取得全歼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共1.7万人的重大胜利。

计谋分析

突出关键环节。作战中,部队往往不是集于一地,大多如合战篇所叙述的那样“分屯数处”。因此,当敌向某处发起进攻,或我从某处出兵攻敌时,须将四处分散的兵力集中。若不在防守位置或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无论敌强大还是弱小,都可能导致我方失败。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说:“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然而,集中优势兵力并非易事,需要突出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一方面,要精心选择战略目标。战争的不同阶段,我方希冀达到的目标、所要击垮的敌人往往不止一个,此时集中兵力绝非指均衡用力、四面出击,而是应通过缜密权衡后,选择最具战略意义的目标持续用力。正如毛泽东所说,“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具体而言,作战目标应选择敌之要害部位或相对薄弱之处,方可最大限度发挥我兵力集中之优势。另一方面,要把握有利时机。“五指之更弹,不如卷手之一挃”,选择好有利目标后,集中兵力必须果敢坚决,力求短时间完成,若缓慢拖沓或分步进行,也就失去集中的意义。定陶战役中,刘、邓分析认为,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战力虽强却深入解放区,长途行军本就是疲惫之师,又受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斗争所累,可获支援有限。因此,刘、邓决定对整编第3师这个最积极的突出部“开刀”,集中兵力对其猛打猛攻,从始至终未给其喘息之机。

强调局部优势。通常情况下,作战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全方位、全要素、全时段的优势。因此,集中兵力实际上是为寻求某种不对称优势,在关键节点形成局部作战优势,夺取主动权,扭转局势。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重视敌人就体现在局部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以保证战术实施和落实,这是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合战成功的关键。

需强调的是,以往的集中优势兵力着重体现在数量方面,现代战争中,更多体现在质量方面,更趋向于战斗力的集中。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将多架A-4攻击机部署于次要方向,以吸引英军舰载防空火力,而将能够发射反舰导弹的“超军旗”攻击机用于主攻。单从数量上看,阿军在主要作战方向上没有集中兵力兵器,但从质量上看则集中了主要反舰力量。

辩证分合运用。作为上篇分战篇的姊妹篇,合战篇虽强调集中兵力,但并非要求任何情况、状态下都只讲“合”而不谈“分”,“合”的标准在于集中优势,能够确保取得主动权,改变敌我态势。当战场形态有别于此时,单一追求“合”反而容易陷入分战篇所讲的“分不分,为靡军”的困境。应当看到,“分”与“合”,其实质是军事力量的分散与集中,实际施用中必须统筹好两者的关系,总体应以“兵以利动”为依据。只有灵活使用兵力,既善于“分”,又善于“合”,临战之际在于明断。具体到合战而言,不可孤立运用,应通过手段引发敌分兵以削弱其实力,同时集中我方兵力增强力量,以此达成战略意图。王忠嗣大败吐蕃,前提在于首先分兵侧击吐蕃军左右两翼,在彻底打乱敌进攻部署后,再集中主力合击,从而创造“合兵击敌”的成功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