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工世界丨跨越四座高山的强军报国足迹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文野 袁亚洲 王柳玲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2-09-30 10:46:39

从太行山到紫金山,从华蓥山到龙泉山,陵川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跨越四座高山的强军报国足迹

■文野 袁亚洲 王柳玲

前不久,央视播出的一期军事类科普节目《直击迫击炮测试》吸引众多军迷关注:国产某型车载速射迫击炮在戈壁荒漠中快速穿行,到达指定区域后,数发炮弹破膛而出,准确击中远处目标。

说起车载速射迫击炮,不得不提起它的“娘家”——陵川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陵川工业),这是国内一家专门生产迫击炮的老牌军工企业。

走进陵川工业厂史馆,一幅幅历史画面徐徐展开——

从太行山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起家,到解放后移址南京紫金山,大三线建设时期又来到重庆华蓥山,再到千禧年搬迁至成都龙泉山……自北向东再辗转西南,一路走来,陵川工业紧跟我国兵工事业发展需要,用一声声振奋人心的炮响,擦亮了“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80载峥嵘岁月,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陵川人”一路向西、扎根深山,蓄力打造国之重器;陵川制造一路向东、跨越山海,产品成功走向海外。

回眸凝望,在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史上,陵川工业留下一连串闪亮足迹——从赫赫有名的太行式120毫米迫击炮、经过实战淬火的71式迫击炮,到新世纪诞生的某型自行迫榴炮……一代代“陵川人”接续奋斗,成功打造出一系列“拳头”产品,实现我国火炮武器事业从追赶、并跑到超越。

2021年,“十四五”开局启新,陵川工业搬迁至成都新厂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开通运行。

这一切,离不开“陵川人”的奋斗担当。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聆听他们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的精彩故事,感受一代代“陵川人”强军报国的炽热情怀。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陵川工业生产的某型榴弹炮公开亮相。 张海龙摄

陵川工业高级技师张春汇带领工友们进行技术攻关。 张海龙摄

“属于‘陵川人’的新长征,纵使千难万险,也要用双脚丈量”

翻开尘封相册,一张黑白照片映入眼帘。一位身着工装的年轻人,挽起汗水浸湿的袖口,攀爬于丛林密谷之中,清澈眼神里写满坚毅。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照片主人公是陵川工业研发所所长赵媛的爷爷刘伸。当时在陵川机械厂工作的他,正在为工厂搬迁重庆选址。

穿越历史烟云,50多年后的今天,丛林密谷早已变成繁华小镇,这张老照片被保存在陵川工业厂史馆里。看着照片里熟悉的面孔,赵媛的记忆闸门逐渐打开。

赵媛一家人讲着多种方言,爷爷奶奶讲山西话,公公婆婆讲南京话,爱人讲重庆话。当他们被问起自己是哪里人时,他们的回答出奇一致——“陵川人”。

同样答案,寄托着老一辈“陵川人”的共同情感。他们曾见证了陵川工业一段段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老一辈兵工人在太行山一手拿枪参加战斗,一手用工具制造火炮,为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1965年,工厂又从南京搬迁至重庆,开启了一段艰难的创业史;世纪之交,企业向国家申请搬迁的项目得到批复后,又搬迁至四川成都。三次迁徙,他们自北向东再辗转西南,在多个地方留下不可磨灭的强军报国足迹。

建设大西南厂区,刘伸踏遍了数不清的山窝窝。他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住的干打垒、喝的稻田水。刘伸因过度劳累落下了腰痛病,一遇到阴雨天气就钻心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65年底,工厂顺利建成,成为国家三线建设中第一个常规武器建成投产的工厂。

从山西黄崖洞到南京紫金山,再到重庆华蓥山,漫长跋涉中,老一辈“陵川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属于‘陵川人’的新长征,纵使千难万险,也要用双脚丈量。”

在那片隐蔽的丛林密谷中,“陵川人”深藏功与名,埋头苦干、不求回报,只为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上世纪70年代,陵川工业制造的某型迫击炮列装部队,在实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山,给予了兵工人向阳生长的力量,也给予了他们初心如磐的定力。进入新世纪,陵川工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工厂搬迁至成都,新一代“陵川人”将山的质朴和坚韧融入内心,沿着先辈的脚步,接力奋斗在国防事业的生产研发一线。

走进陵川工业生产车间,一把磨得发亮的车刀引起笔者注意——那是高级技师王立峰的师傅彭二检退休时留给他的。

在王立峰看来,这把车刀是无价之宝,它见证了师徒两代人的峥嵘岁月——

“一个隆冬夜晚,空旷的厂房气温骤降,师傅带上一袋辣椒、两个包子去加班。为解决一项技术难题,彭师傅一直忙到天亮。”时隔多年,王立峰依然记得彭师傅的那句话,“军工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够努力的自己。”

来到陵川工业第一天起,王立峰就跟着彭二检研究钛合金材料加工。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师徒二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们将上百种刀具切割方案一一试验,终于摸索出钛合金薄壁加工方法。

临退休时,彭二检将手中车刀传给了王立峰。如今,成长为一线业务骨干的王立峰,带领青年工匠继续奋战在属于“陵川人”的新长征路上。

“一个人所为之奉献付出的,是无数人所奋斗的事业,他一定能获得不一样的能量,生命会有不一样的气象。”三次转型变迁,一路披荆斩棘,今天的“陵川人”,正吸引着更多的炙热目光,让世人感受到“中国制造”的澎湃力量。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部队打造出过硬装备”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某型自行迫榴炮威武雄壮地驶过天安门广场。

“我们终于有了国产先进火炮装备!”看到这一幕,陵川工业型号负责人王保清内心激动不已。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首型自行迫榴炮立项。研制新型迫榴炮谈何容易?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王保清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把新型迫榴炮搞出来。”

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群大国工匠砥砺前行——

设计师王启明潜心钻研新型设计软件,亲自测量绘制零件设计图,用仿真计算分析试验中暴露的问题,对装备合金承力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推动样机顺利通过考核;

高级技师张春汇顶住压力,坚持攻关数字加工技术,集中部分技术骨干封闭式攻关学习,克服技术基础薄弱、零部件落后等问题,成功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

技师李勤超主动请缨攻关关键工序,通过自学教材、请教专家、总结经验,创新出一整套刀具加工方法,成功解决加工难题……

样机试验当天,王保清和团队骨干站在最前排,他们近距离感受着炮火掀起的阵阵热浪,“只有亲眼看到炮弹从炮口飞出去,我们才放心。”王保清回忆说。

成功源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陵川人”带着火炮走南闯北。烈日下、寒风中,他们反复试验、采集数据,确保各项性能数据稳定后,才定型生产交付部队。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部队打造出过硬装备。”这句口号已经深深融入每一位“陵川人”的骨子里。

在陵川工业有一支外场试验队,他们常年奔走于部队,像一群不断迁徙的候鸟,在一个地方短暂停留后,就奔赴下一个地点。

“漫天黄沙,外场温度接近40℃,一群蓬头垢面的技术人员顶着烈日为战车排除故障。那一年,他们几乎没休过一天假……”谈起试验路上的风雨往事,队长章宁记忆深刻。

当时,新型战车采用全新的开放式框架结构,但试验过程中频频发生故障,产品可靠性一度受到外界质疑。如果选择恢复原有框架结构,他们前期努力将付之东流。如果继续坚持,失败风险将成倍增加。

不破则不立。他们顶住压力,开始一次创新突围之旅。

在遍地黄沙的茫茫戈壁,已经铆在试验场几个月的他们,终于迎来胜利曙光。当火炮精准命中靶标,章宁热泪盈眶,他拍着现场官兵的肩膀说:“这次可以放心交给你们了。”

“从0到1的创新”是何等艰难,“孤军奋战”的滋味何等苦涩。“陵川人”自己知道,他们度过了多少不分昼夜的日子,翻阅了多少残缺不全的资料,经历了多少次一筹莫展的低谷。正是这些鲜为人知的攻关故事,换来了一个个载入我军装备发展史册的喜人成就。

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某型自行迫榴炮亮相,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迫榴炮先进研发技术。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某型自行榴弹炮惊艳亮相,这款新型榴弹炮的多项技术战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从技术亦步亦趋到独立自主研发,进入新世纪,陵川工业成功打造出多型陆战装备,不断刷新着我国兵工制造的新高度。

“技术人才是陵川的‘宝贝’,有了一流人才,陵川就有了未来”

今年年初,一批新型车载迫击炮在陵川工业新厂区成功下线。陵川工业董事长董志江欣喜地说:“通过这次搬迁扩容,我们的各项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建成优质、高效科技型企业的信心更足了!”

看着喜人成绩,董志江召集担任此次装备生产任务的技术骨干,为他们戴上红花,颁发纪念奖品。颁奖现场,董志江兴奋地说:“技术人才是陵川的‘宝贝’,有了一流人才,陵川就有了未来。”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关于人才建设的重要性,陵川工业研发中心某室主任申建也有着同样看法,“一家军工企业要想经久不衰,不仅要有人才,还要抓住人才的心。”

汇聚人才的心得,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受市场经济影响,一大批军工厂转型生产民品,许多军用产品外贸订单锐减,企业“无米下锅”。

“最难的时候连续4个月发不了工资。”老员工李宏国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泪水盈满了眼眶——当时厂里允许员工另谋生计,可大家都不愿意走,要与工厂共克时艰。

李宏国至今记得,1997年,厂里接下了某型装备研制任务,为鼓舞干劲,每到法定节假日,厂领导会自掏腰包请技术人员吃顿火锅,既是工作餐,又是犒劳会。虽然工厂发展举步维艰,但厂里依旧制订了“跨世纪人才发展计划”,为青年人才规划成长路径。

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不变的是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发展理念。数十年过去了,陵川工业从凤凰涅槃中实现浴火重生。“跨世纪人才发展计划”也升级为“人才发展工程”。

“抓人才队伍建设,就是为企业铺设未来。”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新一代“陵川人”,他们在这里拔节成长,为陵川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活力,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新动能。

看着这支年轻队伍,胡志伟倍感欣慰,像是看到过去的自己。

工作20余年,他从一名普通本科毕业生成长为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参与设计研发的新材料零部件,让装备大幅减重。

然而,这些亮眼成绩,胡志伟从不挂在嘴边,他常说“这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团队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胡志伟说,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在这支充满激情活力的队伍中,总是有用不完的力量。

全国技术能手张春汇,作为厂里重点培养对象,多次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短短7年实现了从普通技工到高级技师的成长蜕变,他参与的“大长径比内螺纹旋拉装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并在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荣誉。

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汤鹏扬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研发部门,入职以来多次被派往科研院所学习交流,并在多个岗位任职历练,如今成长为某型装备副总设计师的他,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

数控技师雷思海、钳工技师谢修军,从技校毕业后便来到陵川工业,多次带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并评为集团首批青年技能拔尖人才。

“岗位如田,成才如耕,育人成才需要‘深耕细作’。”近年来,陵川工业大力推行“人才发展工程”,构建起多渠道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并成立多个工匠工作室,探索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下大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

如今,陵川工业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工匠和专家有百余名。进入新时代,他们接过老一辈“陵川人”的接力棒,继续奋斗在伟大的强军征程中,书写着属于青年一代的崭新篇章。

心心在一艺 心心在一职

■黄 旭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0年11月24日,习主席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向全社会发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的号召。

弘扬工匠精神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工匠精神具有与工业时代的流水线、快节奏生产差别化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靠的是先进技术,先进技术需要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离不开工匠精神。不仅产业工人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需要这种精神。

工匠精神,是敬业态度、严谨作风、担当精神与卓越品质的综合涵养和素质积淀,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坚守。一个秉承工匠精神的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负什么任务,都会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远追求,锲而不舍地朝着目标迈进,“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执着专注是一种做事态度和行为习惯,也是练强本领、成就事业的不二法则。我国军工人的魂魄里蕴藏着工匠精神的红色基因。战争年代,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兵工专家吴运铎,因研制武器弹药屡次负伤,仍以顽强毅力战斗在生产一线,依靠简陋设备取得丰硕成果;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在缺少计算机的艰难条件下,率领团队手工绘制了4.5万张设计图纸,最终成功在潜艇内布局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让长达100多公里的电缆管道各就其位……小到螺丝、钻头,大至战车、航母,正是一代代军工人执着专注、攻关奉献,才实现了从蓝图设想到产品落地,为新中国国防工业由弱变强激荡起澎湃力量。

大凡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行动派”“实干家”。想要成为业界翘楚,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忘我投入的付出是不可能的。当前,世界高新武器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分工更加精细,对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惟有秉匠心、践匠行,才能在强军征程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突破更多技术瓶颈。

实践证明,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离不开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阔步强军新征程,对广大军工人来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始终保持臻于至善的追求、废寝忘食的付出、物我两忘的境界,把专注刻入使命、将精进融入血脉,就一定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非凡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