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抗战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大力培塑英雄气概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思聪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8-01 07:01:50

大力培塑英雄气概

——从抗战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③

■杨思聪

●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品质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惧强敌、敢于胜利,奋力书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中,无数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涌现出众多英雄和英雄群体。习主席深刻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今天,我们缅怀抗战英雄,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扬他们身上的英雄气概,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拼搏奋斗,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英雄气概,表现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是压倒敌人、夺取胜利的重要精神品质。回顾抗战期间的一次次战斗,正是靠着这种英雄气概,英勇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谱写出一曲曲震撼人心的英雄壮歌。面对艰苦卓绝的环境,赵尚志率部在冰天雪地中与日伪军作战百余次,他本人重伤被俘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在抗击日寇“扫荡”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晋察冀军区某部6班5名战士为完成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的任务,坚持边撤边打,吸引敌人走上狼牙山绝顶,直至子弹打光,他们毅然选择跳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抗战英雄以自己的英勇和牺牲,挺起了民族脊梁,换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向抗战英雄学习,就是要在前进道路上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品质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惧强敌、敢于胜利,奋力书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培塑英雄气概,要坚定以身许国的信念。抗战英雄身上的勇气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报效祖国的自觉献身精神。赵一曼与敌作战时机智勇敢,受伤被俘后英勇不屈,在就义前写给儿子的信中,她说:“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杨靖宇在陷入绝境后不屈不挠,面对敌人的劝降时,他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最终壮烈殉国,铮铮铁骨让敌人也为之震撼。历史一再表明,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报国信念,能够催生无惧无畏的英雄品格。当前,向着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攻坚,必然会遇到激流险滩、艰难险阻,只有像抗战英雄那样自觉以身许国、精忠报国,才能更好地知重负重、知难克难,敢于担当、勇往直前。这需要我们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英雄先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把个人奋斗与强国强军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敢到最险的地方挑重担、敢向最高的山头打冲锋,努力为强国强军事业多作贡献。

培塑英雄气概,要厚植为民奉献的情怀。为了人民甘愿牺牲奉献,是许多抗战英雄的共同选择。八路军某连6班10名战士路过马石山时,得知山上有被敌人围困的群众,他们挺身而出,四进三出敌人包围圈,成功护送1000多名群众安全突围,最后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新四军某连82名官兵,在江苏淮阴刘老庄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根据地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英勇战斗,多次打退敌军合围,最终全部牺牲。我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哪里人民有难,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这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赖,也是我们对人民的不变承诺。向抗战英雄学习,广大官兵要牢记我军的性质宗旨,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考验和风险挑战,都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守护者,随时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群众多做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赓续“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光荣传统。

培塑英雄气概,要淬炼敢战能战的血性。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抗战英雄之所以为人们所铭记,就是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迸发出血性胆气,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平型关大战中,八路军115师某团5连担负突击队任务,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全连官兵猛打猛冲,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展开肉搏战,大刀卷刃了,便用枪托向日寇狠狠砸去,160人战至仅剩30余人。百团大战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某团8连在大落坡战斗中,面对意欲偷袭的日寇,战士们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一举歼灭日军40余人,英勇无畏的战斗作风令敌人闻风丧胆。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战无不胜的刀锋。从抗战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我们要做到“钢多气盈骨更硬”,经常叩问自己:有没有不惧强敌、敢于斗争的勇气?有没有运筹帷幄、战之必胜的底气?有没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胆气?要大力破除思想上的“和平锈蚀”、备战上的“和平把式”等,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要在军事斗争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战斗精神,紧贴实战训练部队,把训练环境设真,把作战对手设强,把战斗精神培育贯穿于遂行任务、日常管理之中,在困境、险境和逆境中摔打部队,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让精神利刃永不卷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