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科普读物等科教宣传,电影这种文化载体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大胆合理的想象,把枯燥的科技用语变成人们熟知的词汇,使广大受众对天文原理、航天科技等概念有一些感性和直观的认识,进而开启相应人群的思维方式,激发其想象力,培养其对高新技术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潜在兵源的科技素养;同时达到宣传国家意识形态、提升文化国防实力的目的。
以美国为例,从勇于表现登月失败的《阿波罗13》,到获得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地心引力》,再到引发对“虫洞”“黑洞”等天文知识探讨的《星际穿越》,“美国梦”的制造者虽然已不再有心思拯救地球了,但依然通晓如何在“高大上”的太空中抒情。《地心引力》里有中国的航天器“天宫”使美国宇航员获救的情节,但核心表达仍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式价值观。如果不能持续增强我航天电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那么太空中再先进的飞船,也只是被拿来当作美国大片里的“中国噱头”。美国航天硬实力背后的文化强势呈现,硬科技与软情怀相辅相成的讲故事手段,正是我们的文化国防构建中亟待借鉴和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