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员解读供给侧改革 就像做包子增加口味样式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胡晓宇 杨进 安红欣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05 03:51

过好网络关,才能过好时代关,要打造网络时代“学习圈”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自《论语》。意为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像把手伸到开水中时要赶紧避开……”

建军节这天清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阵地上,雷达操纵员、下士汪盛一起床,迎接他的是当日“天眼5374”微信群发布的“习主席用典”学习内容。

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阵地和休整点分别在山上山下,“天眼5374”是站党支部创立的官兵学习交流微信群,坚持“一日一发布、一月一主题”,联通了“生命禁区”与外面的世界,如今已被旅机关推广到雪域之巅一个个雪山阵地……

“什么叫不忘初心?”8月19日下午,在祁连山脉海拔3600余米的某雷达站阵地,官兵们与山下休整点官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隔空”同步展开学习讨论,山上山下20名官兵通过网络架起的“微课堂”交流所思所悟。

“从3月底开始,这样的‘隔空’交流,我们已经开展了5次。”2015年荣获全军“四会”优秀政治教员的雷达站指导员田振宇告诉记者。 

“理论学习不能总是‘老一套’,也不能‘花架子’,要紧贴时代顺势而为。”战区空军领导反复强调网络时代理论学习常抓常新理念。

从兴建数字化影院、引入互联网入军营、推送电子书籍,到建立微信群、理论APP……走进战区空军各部队,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手段“百花齐放”,给理论学习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世易时移,以变应变。”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以政工网为平台,率先办起“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专题,部队动态、体会交流、专家解读、图解讲话……栏目丰富多彩,语境亲近官兵,引领部队契合官兵需求求活求变。

地导某旅展开网络教育革新,增添了“微讲堂”“微点评”等内容。从每日新闻热点选取一个观点,在全旅展开讨论;每周放电影前播放“微视频”,抽点官兵点评后在网上推送,精彩的“微点评”被官兵推送到“战友圈”后,次次点赞“爆棚”……

学讲话最忌学用脱节“两张皮”,要下大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某型飞机螺旋桨达到使用期限,修理厂进场待命,准备换桨!”

前不久,驻云贵高原运输航空兵某团修理厂机械分队队长田羚,接到这项紧急任务。当时,飞机还在空中,而第二天就要试飞。

16时10分,飞机返航,田羚立即带领战友投入紧张战斗。分配好任务,他麻利地第一个爬上梯子。

“我是分队长,还是支委委员,必须带头上!”在田羚带领下,30多名战友通力协作。天黑了,他们借助汽车大灯加班突击到深夜。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到机场保障试飞……

“学讲话最忌学用脱节‘两张皮’,要向实践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战区空军领导着眼空防任务,带领官兵领悟改革强军兴军战略思想,把“六件事”的落脚点精准夯在提升战斗力上。

今年3月,创造了高原飞行训练史上多个“首次”的航空兵某团新型战机群,千里转场雪域某机场。降落两小时后,征尘未洗,再次升空,首次实现“当日进藏、当日警巡、当日担负战备”,“打仗时,谁给我们预留适应期?我们就是要超前研练!”团长蒋佳冀的话反映出全体官兵心声。

8月6日,国际军事比武“航空飞镖”比赛在俄罗斯拉开战幕。航空兵某旅赛前反复研究技术难点,两架“飞豹”战机凌空出击,对地面目标投掷炸弹,随即再次进入,对另一目标发射4枚火箭弹,全部命中靶心,夺得轰炸机组第二名……

改革时代,号角冲天,这是一段换羽高飞的探索征程。学以寻策、学以促行,他们始终在路上。

(《解放军报》2016年09月05日 12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