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兵歌VS边疆之魂 中俄两国边防军人联谊演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建伟 李帮宏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07 05:01

和平友谊的旋律永远高扬

——中俄两国边防军人联合文艺演出见闻

黑龙江省军区“北疆兵歌”演出队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边防局“边疆之魂”歌唱团共同演唱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茉莉花》。本报记者 穆可双摄

歌声豪迈,礼赞伟大胜利;携手演出,传承和平友谊。

9月3日,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友谊宫内歌声飞扬,由黑龙江省军区和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阿穆尔州边防局共同举办的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文艺演出隆重上演。

黑龙江省军区“北疆兵歌”演出队和俄罗斯“边疆之魂”歌唱团分别选取中俄两国抗战经典歌曲,融合音乐、舞蹈、情境表演和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手段,上演了一场大气磅礴、催人奋进的文艺演出。

主题鲜明 催人奋进

“军旗猎猎,军歌声声,三军将士听从党的号令,苦练精兵陆海空天成一体!”当天上午10时许,演出大幕正式拉开。一群威武雄壮的士兵以排山倒海、气壮山河的气势,唱响《战之必胜》和《军人本色》等歌曲。

主题鲜明,主线突出,是这台文艺演出的鲜明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两国人民曾相互支持、同仇敌忾、并肩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两国共同唱响和平与友谊之歌。

大合唱刚结束,一阵深沉有力的俄罗斯歌声响起在官兵耳畔。“边疆之魂”歌唱团的演员们唱响《英雄赞歌》,深情缅怀中俄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向先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观看过很多台文艺演出,没有哪一次有这么沉甸甸的感觉,这台文艺演出无论意义和分量都非比寻常。”某边防团保卫股长柳平均告诉记者。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而又经典的旋律回荡在友谊宫上空,把现场观众带回到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这首气势宏伟、经久传唱的老歌,唱出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年代顽强斗争的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联袂登台 回望历史

舞台上,黑龙江省军区“北疆兵歌”演出队9名演员或独唱,或联唱,或合唱,或表演唱,将演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游击队之歌》生动表达了游击战士们与敌人巧妙周旋的智慧形象;《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边关军魂》《和平年代》,将军人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兵的人》《强军战歌》则表达了“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继承革命先烈英勇战斗的光荣传统、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矢志改革强军的坚定决心。

《喀秋莎》等一首首经典抗战歌曲,仿佛把观众带入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表达了他们对法西斯的憎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憧憬,许多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文化是无价的,承载历史友谊的文化是不朽的。”置身演出现场,俄罗斯观众谢尔盖·柳巴夫妇告诉记者,“演出太精彩了,震撼力强,感到特别激动。”拉着俄军演员娜塔莎的手,黑龙江省军区“北疆兵歌”演出队队长张玉莹激动地说:“历史不会重演,和平弥足珍贵,我们今后一定要传承老一辈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把中俄世代友好的种子接力播撒开来。”

文艺演出之前,中俄两军代表团和黑河市老战士代表、社会各界以及数百名群众自发赶到黑河市烈士陵园。他们手捧鲜花,敬献花圈,寄托哀思,用各种形式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中俄两国世代睦邻友好的深切期盼。

文化桥梁 增进友谊

置身演出现场,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记者:听着俄军演员演唱的《突如其来的战争》,全体军人自发站起来为烈士默哀。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金日光激动地说:“就像歌曲中说的那样,那些永远都不会从战场上回来的人,以及那些为了他人幸福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永远都活在后代人的心中。”黑河军分区政委白景新告诉记者,今天,中俄两国在边城唱响一曲曲和平之歌、友谊之歌、胜利之歌,就是对中俄两国友谊最好的展望和祝福。

文化,架起两国友谊的桥梁。演出现场,中方演员演唱的《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小路》《边关军魂》等歌曲,使文艺演出的气氛时而铿锵激越,时而委婉深情,让俄军官兵代表和歌唱团演员们如痴如醉。

既回望历史,更展望未来。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双方军人唱响《强军战歌》《胜利日》等歌曲,铿锵的旋律、奔放的舞蹈和的气势,表达了两国军人不忘历史、捍卫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在文艺演出接近尾声时,两国军人还手挽手一起深情地唱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茉莉花》两首俄中歌曲,共同表达了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展望和憧憬,将文艺演出推向又一个高潮。

观看演出的官兵们说,中俄两国军人的联袂演出,引导着我们回眸历史、展望未来,大家倍感责任重大。作为守望和平的军人,我们一定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强军征程上阔步前行!

(《解放军报》2016年09月07日 12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