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国防科技大学红烛文化的特色魅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王握文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09 13:37

 丹心热血沃新苗

——感悟国防科技大学“红烛文化”的魅力

 ■本报记者 王握文

教师的风范生动反映着一所学校的文化气质,而这种文化气质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60多年来,国防科技大学以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薪火相传的文化精神,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担当重任、勇攀高峰的优秀人才。在全国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所大学“红烛文化”的独特风景。——编 者

像季节循环往复,每年,都会有一批批青年才俊带着“科大人”光环,从这里走向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

然而,无论走了多远,他们都不会忘记来路,都不会忘记那如同红烛般燃烧自己、照亮理想的师者。因为那其中浸润着一种文化的精神,源远流长;因为那其中闪耀着一种文化的力量,静水流深。

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里窥天堂

80岁高龄的电磁专家李传胪教授,一辈子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如今,他退休已经近20年,学生早已“青出于蓝胜于蓝”,带领的创新团队在某关键技术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国家队”。可即便退休了,李教授依旧眷恋着心爱的教学科研工作,牵挂着自己的学生,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在国防科大,像李传胪教授一样“退而不休”的人并非个别,而是校园里一道“夕阳无限好”的动人风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种文化的积淀形成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所体现的。建校60多年来,一代代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甘为红烛育英才,托举着一批批学子从自己肩头起飞。

1935年,周明鸂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两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和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的高级工程师。1947年,周明鸂婉言谢绝了美国方面让他加入美国国籍的“好意”,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到祖国。从1952年奉命参加“哈军工”筹建到1995年辞世,他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辛勤耕耘了41年。

周明鸂没有像他的同学钱学森、卢嘉锡那样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他“集四方英才而育之”,先后有两万多名工程师、教授、专家受过他的直接教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就是周明鸂教授培养的博士。

2009年2月24日,周建平回到母校作“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专题报告。报告会前,他深深鞠躬,饱含深情地说:“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首先要归功于在学校打下的基础,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还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学问、怎样做人。”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里窥天堂。”透过这些积淀在岁月深处的故事,可以看到一种情怀和一种执著,更让人看到这所大学“红烛文化”的精神底色。

所谓大学者,因有大师之谓也

在“哈军工”初期,首任院长兼政委陈赓大将对教员的教学工作也做过形象的比喻:学员是“上馆子吃饭”的,教员就是“做饭炒菜”的,机关是“端盘子”的,学员能否“吃饱吃好”,关键就在于教员的“手艺”。

时空穿越60年,“哈军工”时期一批知名教授的“手艺”至今为科大人所称道:留美博士、著名数学家卢庆骏教授讲授高等数学课时,不带教材,不用讲义,娓娓道来,滴水不漏。如今,这所大学已拥有2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视频公开课,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涌现出一批全国、全军优秀教师。

人称“倔老头”的高伯龙院士教风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在上世纪80年代,他给一名博士生的研究方向确定为磁镜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有人说,单单完成磁镜研制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可高院士并不同意。后来,这名博士生前后历时7年多,成功突破相关技术,才按导师要求完成博士学业。“严师出高徒”,这名博士后来成为我国激光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

全国高校教学名师李承祖教授给学生上课,爱讲故事。

以讲授“玻尔理论”为例,李教授每次都会给学生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玻尔不仅是近代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曾谢绝了英国的高薪邀请,坚持留在自己的祖国丹麦从事科学研究,一辈子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这种情怀一直为后人所景仰。”

这个故事,教材中没有,也非考试内容,但多年后,很多学生都记得。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这所大学的“红烛文化”在一代代教师潜心教学、严谨治学的薪火相传中,愈来愈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使命催征,育才是急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镌刻在湘江之畔岳麓书院一副对联中的这句名言,穿越时空,成为该校着眼强军需求,加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真实写照。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如今已九十高龄的原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陈启智教授对当年办学育人情景仍记忆犹新:当时条件很艰苦,最早的一批老师包括卢庆骏、孙本旺等知名教授,都是坐在小马扎上编教材、写教案,与学员同吃同住,夜以继日地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哈军工”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高素质人才。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培养驾驭国防科技的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培养驾驭未来战争的设计师、指挥家、军事家”。这所大学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是广大教师的使命所在。

使命催征,校园里呈现出一番别样的育人风景——

“小鸭”游进“天河”,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结合毕业设计参与“天河”超级计算机研制,超前培养超算未来人才。

研究生提前进入科研攻关主战场,重点科研项目研制队伍中,研究生占了近60%。

实施夏季学期制,利用暑假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设“名教授、短学时”核心课程,以帮助学员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丹心一片育英才,一代代教师在三尺讲台呕心沥血,甘为人梯,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他们的功绩或许无法量化,但是他们把国防科大“红烛文化”的精神不断在传递。正是这种无声的传递,使得这种文化的土壤更加丰沃,让这土壤上长出的新苗更加茁壮。

深藏功与名的精神荣光

■朱健民

宋代学者李觏在《广潜书》中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古往今来,师道传承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将教师比喻为“红烛”,因为教师具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家国情怀和高尚品德。

1953年9月1日,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开学,开启了成体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从“哈军工”到国防科技大学,这所大学60多年来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大批担当重任的高素质人才,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人才森林”,呈现出人才辈出的兴旺景象。

“神舟”飞天、“歼-10”列装、“天河”夺冠……近年来,在这些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的人,很多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仅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及各大系统中,就有19名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曾是这里的学生。聚焦三军演兵场,该校毕业学员也先后涌现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白雪、“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王力臣等一大批耀眼的“军事明星”。

几十年来,学校一代代教师牢记使命嘱托,皓首穷经、行为示范、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发挥了人才“孵化器”和“催化剂”作用,特别是在几十年中积淀形成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红烛文化,更是成为滋养学子的沃土,在他们心中打下深刻的“科大”铬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军事科技浪潮澎湃而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军队建设迫切需要具备厚实科技底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弘扬“红烛文化”,传承“红烛精神”,就是要以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去传道、授业、解惑,以高尚师德、学识风范和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的最初底色”,以诲人不倦、甘当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培育学子成才,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甘为红烛育英才,这是一名教师的崇高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责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