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克诗看红军长征:将军本色是诗人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徐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29 01:08

主题链接

萧克长征期间诗作

《突破镇石封锁线(二首)》

后追前堵路崎岖,又见恶鸢来去飞。转战“三无”不毛地,兵饥弹少更艰危。

重重封锁似壁坚,兵陈狭道九回旋。通宵苦战见红日,百战老兵为一叹。

《声东击西》

横断澧水与沅江,红旗猎猎耀三湘。声东击西行千里,戴月披星走夜郎。

《大战将军山(二首)》

新场返辔将军山,歼敌前锋指顾间。横扫黔中新奏凯,临风把酒角声阑。

将军山下槌金鼓,处女门前敌自纷。蓦地迅雷飞弹雨,将军山上立将军。

《北渡金沙江》

盘江三月燧烽飏,铁马西驰调敌忙。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鼙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北飞缰。

萧克的诗歌创作,大部分是反映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与中国革命事业息息相关,闪烁着时代性与革命性的光辉。长征是萧克戎马生涯中的一页光辉篇章,他作为红六军团军团长及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从“西征”到大会师,“万里征途百战身”。这一点在《萧克诗稿》一书中亦多有展现。《萧克诗稿》是名副其实地反映红军战士艰苦卓绝长征历程的“诗史”。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发出训令:“中央书记处及军委决定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中革军委同时任命任弼时为中央代表,与萧克、王震组织军政委员会,率领红六军团行动。萧克的长征自此而始,戎马倥偬之余,他留下《突破镇石封锁线(二首)》《声东击西》《大战将军山(二首)》《北渡金沙江》等六篇军旅诗作,生动描绘了长征时的紧张形势和壮丽场景。

红六军团的西征,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意图,是希望打到外线,调动“围剿部队”,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此外,还有让红六军团为中央的战略转移先遣探路的意图。据博古回忆,“当时军事计划是搬家,准备到湘鄂西去,六军团是先头部队”。

然而,红六军团对先遣探路的战略意图并未明确,“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机动力大为削弱。部队抵达贵州甘溪时,遭到湘、桂、黔三省敌军的联合“围剿”。军团参谋长李达率两团向东南突围,与主力失散。军团主力向南转移至“镇远、石阡线西狭小山区”,陷入重围之中。要摆脱危险,唯有“坚决向东去”,突破封锁。

《突破镇石封锁线(二首)》便是在此背景下完成的。前一首,“后追前堵路崎岖,又见恶鸢来去飞。转战‘三无’不毛地,兵饥弹少更艰危”四句,表明红六军团当时所处的险恶环境:被敌军24个团截为四段,减员严重,贵州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家无三两银”,部队行进艰难,“常在悬崖峭壁小路上攀行,有些部队一天一顿稀饭,赤脚行军”。甘溪失败后,红六军团主力在石阡、镇远、余庆间的高山密林中与敌周旋,寻机突围。

然而,“重重封锁似壁坚”,10月8日,红军在红庙打退尾随追击的敌第十九师;10日,南进中在路腊遭敌堵击而向西,在黑冲利用绳索攀援越过滴水岩;11日,抵达紫荆关,绕道北行至石阡西北的河闪渡,准备西渡乌江,因敌守备森严、水流湍急且无渡船而未果;再折转向东,15日到达朱家坝,欲从板桥渡过石阡河;甫至板桥,即遭湘军堵击,遂向南转往甘溪;16日,行军中在龙塘、关口一带击溃堵截之敌;17日,主力重返甘溪,但红十八师直属队一部及后卫红五十二团却被敌阻截,危在旦夕。十日之内,在狭小空间内,与敌轮番苦战,因而,萧克用“兵陈狭道九回旋”来描绘当年的惊心动魄,贴切而形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