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书写长征,寻求小说文体的新突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郑润良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0-18 15:33

长征文学——

寻求小说文体的突破

■郑润良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段华美的篇章,二万五千里长征挑战了人类意志力的极限。它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佳作品之一,也是全体指战员凭借信仰与毅力完成的伟大征程。从文学的角度看,长征以来的历史也是长征文学发展的历史。

毛泽东作为长征的参与者与设计者之一,在戎马倥偬之际亲笔书写长征诗词,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七律·长征》为代表。陈云同志留下了第一部长征纪实文学作品《随军西行见闻录》,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则以《红星照耀中国》(后改名《西行漫记》)引起世界对长征的关注。1950年,参与过长征的作家陈靖创作了中篇小说《金沙江畔》,并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书写长征,完成《红军不怕远征难》(与黎白合作)。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三人行》等引起了很大反响。新时期以来,涌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纪实文学作品,比如苗勇的《丰碑》、卜谷的《红军留下的女人们》、贺捷生的《高耸入云的碑》、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以及王树增的“非虚构作品”《长征》等。

总体来看,新时期以来的长征文学,仍然是以纪实文学作品为主体,虚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偏少。关于长征的小说几乎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1986年10月,《解放军文艺》在组织长征笔会和作家重走长征路的基础上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作品专号”,发表了乔良的《灵旗》、江奇涛的《马蹄声碎》、程东的《夕阳红》等小说。作家魏巍在1987年完成了书写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获得广泛好评;此外,还有张弛的中篇小说《甲光》、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湘江之战》、蜀虎的长篇小说《武陵的红》、张鹰的长篇小说《此岸·彼岸》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来看,新时期以来的长征小说数量偏少,精品也不多。从虚构文学的角度而言,已有的长征文学尚不能令我们满意。这一举世瞩目、为无数国际友人称道的人类壮举本应该成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成为展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品牌,但我们许多当代作家却在想象和书写长征故事时止步不前了。

长征文学要寻求突破,首先要在题材上进行拓展。长征时期属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也是历史关系与历史矛盾格外错综复杂的时期。这就为文学虚构、文学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以往的长征书写中,很多作家满足于重复“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长征中胜利的经典桥段,但是对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苦难、挫折书写得远远不够。事实上,没有这些苦难,就没有后来的辉煌。对这些挫折、失败以及悲剧质素的书写有时反而能起到更加振奋人心、汲取历史教训的作用。这也是乔良的《灵旗》、黎汝清的《湘江之战》等小说获得好评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作品深度的开掘上,长征文学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于欧美、苏俄的一些经典战争小说,我们的长征小说总体上还是显得比较苍白、孱弱。在对诸如战争、死亡、信仰、荣耀等富于哲理的思考、人性深度的发掘、复杂历史关系的揭示、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等方面,我们的长征小说确实是“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

对于小说家而言,长征无疑是一座亟待挖掘的题材富矿。创作主体需要加强对这一历史阶段丰富史料的全面掌握,在细致爬梳中想象和书写长征,寻求小说文体的突破,在长征文学史尤其是长征小说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