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拍《长征》 翟俊杰的长征情结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翟俊杰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0-21 12:24

讲述长征情结

—— 还原历史真实

■翟俊杰

拍摄电影《长征》时,翟俊杰(右)在给演员说戏。

我大学毕业后,在《解放军报》工作时,就是“长征”副刊的编辑。后来,调去八一电影制片厂,当编剧、导演,我先后拍过好几部有关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是电影《金沙水拍》《长征》《我的长征》。所以,现在一提我翟俊杰,就说是“三拍长征”。从“长征”副刊的编辑到“三拍长征”,我深深感觉到,“长征”是我艺术生命的坚韧情结。这种情结深化了我对伟大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净化和提升我的思想境界,从而成就了我的长征电影作品。每一次拍摄长征题材的电影时,我都把“创新、突破、超越”这6个字当作首要标准。

第一次拍长征,是24年前的电影《金沙水拍》 。在情节上,这部电影主要截取了从遵义会议结束后到红军通过大凉山彝族区这段历史,故事则围绕毛泽东展开。为把故事拍得引人入胜,我采用了类型片的手法,营造一种悲壮的传奇色彩。这种手法有点儿类似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小高潮。“荒庙托孤”“义释刺客”“剥衣夺枪”“处决敏仁”……这些影片中的小故事环环相扣,构成情节链条,充满悬念。

片中有一段在清真寺内的戏。拍摄回族群众送别红军这场戏时,剧本里原本是群众热烈高声欢送,我觉得这样演一般化,便改成回族群众戴着小白帽,低声诵读《古兰经》,为红军祈祷平安。拍这场戏时,在那种氛围下,大家诵经告别红军,群众演员受到感染,全都哭起来了。类似这样的二次创作还有很多。我认为,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绝不是对历史和战史的简单描述,而是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