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文化论|勇于创新,书写强军兴军新史诗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柳建伟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2-10 02:00

(二)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文艺,生死攸关;对于一个种类的文艺,生死攸关;对于作家艺术家,同样生死攸关。

25年前,我在军艺文学系读书的时候,海湾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后来成了战争代际转变的一个节点,标志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来临。那个时候的中国军事文学和军事影视,在描绘军队现实生活时都还停留在直线加方块的传统军营里,都在热衷于表现军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题材的军事文艺创作失去了轰动效应,干脆停滞不前了。几年后,中国军队开始了以科技强军、质量建军为引领的改革。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后来者”的军人作家,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现实军事题材文学作品,成了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后来,我决定走独辟蹊径、不拘一格的创新之路,开始长篇小说《突出重围》的创作。在这部作品里,我让军人完全回归了军人的本质属性:作为打仗和准备打仗的一类人。在这部作品里,我不拘一格地设计了演习中红军被蓝军不断打败的情节。后来,这部小说获得了成功。再后来,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成了轰动一时的作品。之后,这部作品不但影响了几部热播的军队演习题材电视剧,甚至还影响到了部队的某些训练。这部作品的成功让我成为一个专业的作家。这次创作实践让我初识文艺创新带来的巨大能量。

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遨游太空并安全返回。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久,我就奉命创作反映载人航天工程的电影剧本《航天英雄》。这个剧本写得异常艰难。载人航天,我国是后发之国。此前,前苏联和美国早就将航天员送到过太空,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甚至早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苏联和美国都拍摄过载人航天题材的故事影片,想让中国的电影《航天英雄》与其有所区别,比较艰难。另外,我们的载人航天共有8个系统组成,全面展示这8个系统的功绩,一部电影显然不能胜任,用纪实手法写《航天英雄》,此路不通。2007年,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回来后,我写的8个《航天英雄》的不同样式的剧本一个也不成熟,投拍不成。直到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对外公布后,我还没有找到讲述中国航天故事的角度。2009年,我决定放弃纪实路径写《航天英雄》,改作依照航天“三步走”战略,基于十几个航天员的经历塑造出几个航天员的形象,把故事结束在我们空间站已经建成这样的总体思路,这个不拘一格、独辟蹊径的创新思路一下子让这个选题柳暗花明了。2011年,改名叫《飞天》的中国第一部载人航天题材故事影片公映后好评如潮,同年即获得金鸡奖和华表奖的最佳故事片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