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官兵都要回连队参加的“同乐会”有啥看点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孙浩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3-02 04:28

在连队第1137次“官兵同乐会”上,5名老兵为大家表演小合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战友们,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们……”鸡年春节刚过,曾在陆军第65集团军某旅装步二连服役的刘瑞源、段忠谦、张峰、薛长贵、范学君等5名老兵,专程回连队“探亲”,参加第1137场“官兵同乐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5名老兵曾在二连分别担任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等职务,是连队出色的指挥员,也是当时活跃在连队“官兵同乐会”舞台上的文艺骨干。

“转业后我能在地方闯出一番天地,得益于老连队‘官兵同乐会’这个舞台的培养和锻炼。”已从天津市东丽区文化馆馆长岗位退休的二连原一排排长范学君,当年就是“官兵同乐会”的骨干。范学君转业后到文化馆工作,因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表彰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长”。

据二连连史记载,65年来,连队坚持用先进军事文化兴连育人,坚持“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已举办1137场“官兵同乐会”。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二连培养出一代代素质全面的优秀官兵,使连队各项建设始终走在旅队前列。

上等兵赵晓宁是连队的小笑星,不仅会写相声、小品脚本,上台表演也有板有眼。其实,晓宁刚入伍时,腼腆得像个姑娘。看到战友们在舞台上施展才华,他也跃跃欲试,但又害怕出丑,始终没有勇气登台表演。后来,在筹备一次“官兵同乐会”时,班长表演相声,拉上晓宁做搭档。第一次登台亮相,晓宁紧张得满头大汗,说话结结巴巴。然而,台下并没有嘲笑和起哄,只有一次比一次热烈的掌声。在战友们的鼓励下,他完成了自己的舞台“首演”,渐渐变得自信和从容。

把“兵味”写浓,把“兵事”演真,把“兵情”唱实,是“官兵同乐会”的创演要求,更是二连用先进军事文化鼓舞士气、助力战斗力建设的有效手段。二连图书室里珍藏着这1137场“官兵同乐会”的节目单和文稿,数十年前的纸张虽已泛黄,但墨迹依然清晰可辨,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兵味,渗透着深深的兵情。厚厚的节目单,如同流淌65年的岁月之河,折射出连队发展进步的时代光影。

今天,二连紧扣中心工作的“文化套餐”同样让人振奋。前不久,连队参加野营拉练期间,文艺骨干临机编排出《冰天雪地斗严寒》《茫茫雪原砺精兵》等鸳鸯板、三句半节目进行传唱,搅热了漫漫拉练路,使官兵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圆满完成了训练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