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一尊雕塑,让官兵记住英雄的样子
张老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回过老部队,今年清明前,受部队邀请给战士们讲革命传统,接站的车刚进部队大门,他就让司机停车,眼前两座战斗历程雕塑将他震撼到了,除了栩栩如生的战斗人物,在雕塑底部,一侧刻着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辉历史,另一侧刻着和平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没想到部队这几年变化这么大。”

和平时期雕塑--战争时期雕塑
走着走着,张老猛然一怔,径直地走到一尊战斗英模雕塑面前,用手轻抚着,凝视着,驻足良久,眼角泛起了泪花。这是战斗英雄黄达宣的雕像——十大战斗英模之一。“他从一名普通战士,历经大小上百场战斗,一路成为师长,是这支部队历史的见证。”黄达宣任该师师长期间,张老还是一名参谋,张老在给战士们讲战斗经过的时候,特意讲到了这尊雕像。

排长向两名新兵介绍黄达宣事迹
“太像了,你们看到的雕塑就跟真人一样。”这十尊雕塑里,有陕北土地革命时期的优秀指导员王世泰,抗战时期的“无敌机枪手”谢子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团长”杜存典,抗美援朝中牺牲的 “战地金达莱”吴书……每一个人都是一段历史、都有一段故事,他们的容貌被刻在石头上,他们的事迹被镌刻在铜板上,他们的精神被传承在该师官兵的行动上。
“十大战斗英模就在训练场四周,每天都看我们训练,如果我们不好好练,怎么有脸去面对他们。” 士官张勇告诉笔者,这些雕塑是营区内唯一没有被划分卫生分担区的地方,却也是最干净整洁的地方。有一次他跑步时看见一尊雕塑上面落了灰,等他跑回班里拿毛巾出来时,发现雕塑已经被擦干净了。
“这些英雄人物离我们很近,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英雄,最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该部政治部主任郝文全告诉笔者,部队自己的历史就是官兵最好的榜样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