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别哭丨用什么祭奠你,我的战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鑫年  左向阳  张东东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4-01 14:41

建一面墙壁,镌刻革命烈士的姓名

3087,是这支部队师史馆顶楼烈士英名录的人数。

3月底,黄朝才老人应邀来到该部师史馆参观,部队一路烽火历程让他感慨万千,当他看见烈士英名录墙壁上李文才的名字时,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了。

两名老兵在烈士英名录前久久不肯离去

黄老有一个同乡叫李文才,俩人一起参军入伍,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横城穿插战役中,李文才不幸被美军扫射的流弹击中,牺牲时才18岁。据军史记载,那一役,该师俘虏美军800余人,被志愿军总部表彰为模范战例。

“战争时期我军没有名牌,部队甚至来不及掩埋烈士就转移阵地了。”政治部主任郝文全介绍,这是一只从陕北走来的红军部队,由于长期革命战争,许多烈士名册已经在战火中消失,能够找到确切的烈士名字现有3087个,没有名字的还有20000多。其中,仅解放天津一役,就牺牲了一名团长在内的近千名官兵,抗美援朝时5000多名官兵长眠于异国他乡。

这座史馆建立之初,有1000名左右烈士姓名被记录在一本小册子里。经征求官兵建议,党委决定把这些烈士的名字刻在进馆的墙壁上。为了尽可能把烈士姓名找全,负责史馆工作的组织科干事左向阳跑了大半年,问老领导、找老部队,经过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排查、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了3087个烈士名字,而这面墙远远放不下这么多人名。“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几名青年在烈士英名录前驻足

“只要能找到名字,无论建多大一面墙都要把这些老兵的名字挂上去。”师党委下定决心,在史馆的顶楼单独开辟一面墙出来,并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如果再找到或者再有牺牲的烈士,他们的名字都要放上去。从开馆那天起,每逢重要纪念日,该部都要组织官兵参观师史馆、祭奠烈士,每一批新兵、新干部入伍,也都要参观这里。这些凝结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成了官兵们学习历史、继承传统、奋发有为的军旅起点和力量支点。

驻地团委参观8610部队师史馆

经典战例,只能让参观的人竖起大拇指,而一面墙的烈士名录,却能让所有人沉默、鞠躬。这座史馆,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落成6年来,每年都有过万人次参观。而该部寻找烈士姓名的工作也还在一直进行着,他们坚持走访慰问那些烈士家属和遗孤,那虽不多的慰问金,却已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荣耀。

黄老这次来部队,凭借自己的记忆,还说出了3个牺牲战友的名字。该部政治部立即通过这些人名和抗美援朝期间的兵员省份进行联系,尽可能找到这些人的亲属,给烈士们找到归宿。截至笔者发稿前,还没有找到这3个人的亲人,郝文全主任表示,只要有一丝线索,我们就不会放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