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少年不懂英雄殇,懂时已不再少年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响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4-02 15:10

4

成长不只是看懂了《大话西游》、读懂了高晓松,更是在追寻诗与远方的同时不忘感恩。

在杭州萧山,那个为纪念一场大火中牺牲的3名消防战士而修建的人民卫士广场上,也有这样几个年轻人。他们嬉笑着脚踩消防烈士铜像头顶,像秀杂技一样拍照炫耀自己的“厉害”。照片传到网上,引发网友愤怒。

几日后,另一张照片曝出:了解烈士事迹之后,脚踩消防烈士铜像年轻人在烈士雕像前鞠躬致歉,请求原谅——

现场几位年轻人深深地弯腰鞠躬,眼神里满是自责与羞愧。我愿意原谅他们,我相信他们是带着诚意回到了这里。了解了这几尊铜像背后的故事后,他们就不会再把这些雕塑当作“石头”,而是有温度的英雄。

5岁的时候犯了错,哭一哭大家也许会原谅你,因为你还是个孩子;

6岁时老师教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0岁时老师教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4岁时老师教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岁时老师教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岁时老师教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5岁时,你应该懂得这句“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随着年龄成长,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中小学生道德规范》做要求,但多了一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小时候无法理解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今站于陵园之中,看到前来祭奠的人手捧雏菊在墓前凝思,对着那张黑白照片喃喃自语,轻轻地擦去碑上堆积的灰土的时候,忽然就感受到了那份“断魂”的伤感。

5

离开陵园之前,我把一束菊花放在了那个被调皮的小男孩拿走了花的墓碑上。

我想起两句话: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烈士们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与奉献,所以,祖国不会忘记。

我们,也不会忘记。

一个成熟的民族,一定会备加珍视自己的英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