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是再读一遍王小波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4-11 00:05

最好的纪念是再读一遍王小波

7本书读懂“神一样的存在”王小波

今天是王小波逝世20周年,杂陈着思念、怅惘等各种情绪整理出来一些评论,想来他这个有趣的人看了一定不会觉得无趣。

高晓松:他是“神一样的存在”“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刘瑜: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冯唐: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

豆瓣小组“王小波”:在那些跳达的文字中静坐,想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人,你只能够想象他曾经的生存,可能永远也不能够一睹他亲切的面容,黯然神伤。就好像王小波,当你发现世界上原来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已经一别经年永不回头了。你不可能再想像一个偶然的相逢,想像你伸出同声同气的手,告诉他,你喜欢这样的文字和这样的思想。

——这是某位前辈写来纪念图雅的文字,借来略表我对王小波的怀念

关于《黄金时代》

内容摘选: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慢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豆瓣“rebix”:在很多人眼里,“文革”是一段灰色痛苦的岁月,文明的践踏与人性的扭曲纠葛在一起。描写“文革”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大师级(如《巴金随想录》),还是大批不知名的作者,无一不是用痛苦的氛围去诠释那段不可磨灭的岁月。这种文学被称为“伤痕文学”,邓小平说“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说得正是此类文学。然而在芸芸众书中却也可觅获些许让人欣喜的作品,它们完全颠覆了一般所看的近乎陈词滥调般的“文革”作品,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既是其中浓墨重彩而又不可忘怀的一笔,不难理解为何它是“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