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莱说:“当风掠过埃奥利亚的竖琴时,琴弦被吹动,扬起了曲调。”但荧幕上充斥的曲调,似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甚至压过了很多不同的声音。然而《大秦帝国》清越雄浑的声音依旧破空而出。
当人们都沉浸在满屏的仙侠剧、爱情剧时,“零宣传”的《大秦帝国》没有用辣眼睛的抠像和“小鲜肉”的面瘫演技刷新古装底线,而是勤勤恳恳,用实际行动追求 艺术水准,你定会被这部剧的品质所打动,因它确实不像那些充满了迎合和功利之心充斥屏幕的古装剧。它,不敢对历史有半分亵渎,兵器道具设计及制作之考究可谓“吹毛求疵”。它,对史实充满了敬畏,无一不向人们展示青史的磅礴和恢弘。它,是那样稀缺,在传奇、神话、武侠题材中却显得如此高挑。九重高台,楼阁嶙峋——嬴驷与魏纾大婚时踏上的秦王宫,让观众一眼就触摸到帝国都城的宏大巍峨。建筑力求真实展现国力,在尊重历史方面,剧中的场景硬件与博物馆、教科书相比可谓不遑多让。吹毛求疵的态度还于剧中体现在秦人服装上,其款式、色彩务求真实还原历史。《纵横》中秦王嬴驷的服饰在纹饰图案方面,都是根据当年画像、史料里君主服装上的纹样图案设计制作而成。
这份铁杵磨成针的匠心,正是我们军旅文学作品创作时需要追求的。我们可以细数一下,文学作品能够在文艺长廊上占一席之地的,有能够脱离美学要素而不顾的吗?只有用阳阿薤露的深度、引商刻羽的品质和业界良心的审美构建的东西,才恒久远、亦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