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秋,他们把军训写成了诗和散文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级新生责任编辑:张硕
2017-09-28 09:19

夜间拉练

凌晨拉练,你清醒吗?

■二营二连 何岱岚

1944 年马上就要结束了,莱茵河畔的冷雾和柴油机冒出的黑烟交织上升,在空中谱写着即将奏响的战争终章。几公里外,大雪和硝烟将巴斯托尼这座比利时小镇染成一片煞白,而101空降师最后的阵地正在这凄美的景象中被炮火震颤。希特勒发动的突出部战役出乎盟军的意料,刚刚站稳的西线眼看就要被钻出一个大口子——一旦防线被突破,德军将直下安特卫普港口,盟军将被切断补给并撕裂为两股力量。届时,那里很可能变成第二个敦刻尔克。

天气太过恶劣,空中支援是指望不上了。紧要关头,巴顿率领十几万人的第三集团军在四天内从南向北直开160 万英里插入阿登山区——这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迅速组织反击,这才终于保住了“突出部”,挫败了法西斯的阴谋。

突出部一役,正是有了第三集团军的迅速支援、力挽狂澜,盟军才能转败为胜、化险为夷,这充分体现了作战中军队机动性的重要性。再看看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奇迹:红军万里长征,我们之所以最后能够迎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会师,是因为我们的队伍组织得当、训练有素,在层层围堵下仍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机动性。没有如此坚韧的行军能力,我们的队伍甚至可能渡不过乌江。

机动性从来都是衡量军队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有良好机动性的部队能够充分掌握战场主动,活用战略纵深,进可攻退可守。会玩儿的同学,想必早在《文明》《欧陆》《星际》等游戏中深谙此道:机动性好的部队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但一定是具有重要战略价值而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军队,尤其是步兵,一定要有长距离负重行军训练。只有平时做好这种训练,让每个士兵都习惯、适应较高的行军强度,军队的机动性才能保持甚至提高,保证作战时能够指哪打哪。这种训练就是我们今天拉练的原型,上文所述即为我理解的拉练在军队中之意义。

可能有些同学觉得军训中安排拉练“劳民伤财”、“无意义”,但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存在即合理”。在军训中我们不仅要提炼自己的血性,磨炼自己的意志,也要抓住机会体验军旅生活,学习军队文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拉练本身就是军队文化的一部分,在亲身经历过拉练后,我们应当理解藏在它背后的深远意义。拉练如此,其他项目亦如此,踢正步不只是为了“耍酷”,真人CS 也不只是网络游戏的现实扩展,军体拳、盾牌操更不是军队中的“广播体操”。为什么要安排这些项目?它们影射了什么?作为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我们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把它们想明白,军训也就训明白了——那时,想必你会庆幸自己度过了清醒而有价值的两周。

有趣的是,这次的拉练还安排了障碍区、染毒区和地雷区三个特殊地带,虽未曾听闻有同学在这三个“险象环生”的区域壮烈牺牲,但这依旧引起了我的思考。真实的战场环境会比训练复杂、险恶百倍,和那些真正的军人所经受的考验相比,今天的拉练真是“不痛不痒”——不过是起早些,散散步。引用网上流行的说法,我们当在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不忘那些真正艰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