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三国时期的“讲武”“检阅”“治兵”
三国时期,蜀国举国实行讲武。诸葛亮在北伐前,曾“治戎讲武”,北伐后又“厉兵讲武”、“教兵讲武”,内容不只练士兵体力和技艺,还重在使用八阵图教练兵士、强化战术合成训练。吴国建立了检阅制度,以此来检阅部队的军容和训练,有时还根据检阅情况来决定部队的编制构成。魏国建立了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指挥受阅部队,对多兵种的战术合成训练进行检阅考核。魏国在新君继位时也大都举行治兵,以此显示新君统兵的权威和对君王对军队的重视。

赤壁之战是考验三国军事实力的著名战役
6、唐玄宗阅兵二十万
阅兵是唐代军事训练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当时军事训练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在兵士训练结束后,由大将军检阅,最后由皇帝亲自进行大阅。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在骊山举行,据《资治通鉴》记载,“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

唐代阅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