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关,在边防军人的世界里,这是思念与坚守的季节。
花开有季,雪落无声,一季有一季的风景。
想家是因为去家万里,思念是因为远方有她。时光潋滟,守望如初,有过多少内心挣扎,就有多少留下来的理由,这就是边防军人的忠诚与境界。
生活就是一座围城。守在边关,边关就是家。离开边关,你会想念那里的一石一砂、一山一景;会想念令人孤寂寒冷的戈壁和狂风,想念驻守在那里真挚耿直的战友。
有眷恋有情怀,但终会离别;有寒冷有孤寂,但心有温暖。坚守远方如是,坚守的人生亦然。

愿你逐光而行,愿你心向暖阳
临近新春的周末,在5000多米雪域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连官兵,在密闭的营房内,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画展。
经过投票,下士罗浪的画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评为最受欢迎作品。关于绘画,有很多评判标准。但大家说之所以喜欢这幅作品,是因为“这幅里有兵有情有阳光”。
时值寒冬腊月,遇上雪天,雪域高原成了孤岛,官兵们也成了“货真价实”的“饮冰卧雪人”。极低的气温、惨烈的严寒,都硬生生地砸向他们的血肉之躯。在冰冷与赤诚之间,留给他们的是独特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新年愿景。
■不见阳光的日子也灿烂
指导员杨明璐清楚记得,在他和战友驻守的这片高原,从去年11份中旬至今,有太阳的日子,一个手掌就能掰扯过来。
连队所在营地是狭长的谷地,两侧连绵的雪山,将营房夹在中间。特殊地理位置、高海拔以及极寒环境,让温暖却步:昼间最高气温-13℃,夜间最低气温可达-40℃,阳光很少穿透云层……
承载着雪花的乌云,最低的时候,可与营房的屋檐平齐。在这里,雪天延绵不绝,似乎没有尽头。即使在晴朗的日子,阳光至多不超过3小时。
四级军士长朱军伟是连队最老的老兵,高寒地区驻防经验也多。他说:“高原的气候就是这样,入冬前阳光强烈到‘躲都来不及’,可天一转寒,阳光就变成了‘稀缺资源’了,天天念叨着啥时候出太阳,晒晒被子,享受下日光浴。”
寒冬来临之前,上级为了官兵保暖,除了做好其它保暖措施外,还特地为连队安装了一个小型锅炉。
由于距离锅炉房过远,某连的一个临时哨位没有接装暖气,这里,成了连队官兵与寒冬直接接触的“最前沿”。站在哨位,哨兵与严寒,如同进行着一场意志拉锯战。
有阳光的日子,哨位成了福地。
哨位处于2米多高的土台子上,阳光照射总是“先人一步”,光量充分。中士马雪锋说,每到那个时候,上下哨的哨兵,都乐得嘴开花。
相较于哨兵的满心欢喜,在阳光露头的时间里,连队营区里也充满了洋洋喜气。除了晒被子和晾衣服的,不少人还会搬出小板凳,三三两两地围拢在一起,沐浴阳光。
每当这个时候,上等兵赵耀的心思,都花在了自己精心照养的蒜苗上。

为最大限度地抢占阳光,他需要瞅准最有利的位置,晒蒜苗。在这里,由于高寒缺氧,缺乏绿色植物,官兵们都特别喜欢养蒜苗,每个班里,都有十几盆。哨位的土台子上,自然成了晾晒蒜苗的“兵家必争之地”。
负责通信保障值班的丁明松,需要全天值守。他说,自己是全连见阳光最少的人,最长的一次,有20多天。但他并不觉得缺失了什么,全身心坚守岗位,反而让他引以为豪。
■此刻,逐光而行
阳光稀少的另一面,是实实在在的冰冻挑战。
过冬之前,连队会全方位做好各项准备。然而,尽管官兵有着充实的保暖和其它防护,但人类无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冻伤依旧不可避免。
手背开裂,指缝开裂,脸被冻裂,耳垂被冻开,脚被冻肿,形形色色的冻伤,应有尽有。相应的,医务室里,消耗最大的药品就是冻疮膏。
上厕所也是件麻烦事,小厕还好说,如果是大厕,官兵们都尽量选择在每日的中午解决,因为那个时候最暖和。如果晚上碰到拉肚子等特殊情况,必须上厕所,就必须每隔1分钟左右起身,以防止下体冻伤。
极端的严寒,压榨着官兵,也逼迫着其他生物。狼会主动到营区的垃圾场找食,甚至还会将车辆作为追逐目标。
驾驶员杨辉有过和狼接触的机会。一次运送物资途中,他通过后视镜,发现有几个黑点一直跟着他的车。等到放慢车速,细致观察时,才发现是6头狼。
那段路,狼群和车辆,像是相互角逐,在追赶了8、9公里后,狼群才停下脚步,望着车,悻然而去。这次经历,也成了杨辉与战友间的谈资,好几次做梦,他都反复梦到了这群狼。
冰雪带来的更大困难,是运输。连接国道与某连所在营地的,是一条将近数百里长的简易边防公路。寒冬来临后,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沿途经常出现8级以上的狂风,异常艰险。
在不久前,连长苏博康曾前出救援一辆地方上的物资车。救援官兵用锹刨、用镐挖,2辆军用运输车一齐用力,才将被困的车辆拉了出来。戏剧化的是,地方司机说什么也不走了,连说不能要钱不要命。苏博康没办法,将物资就地卸载转运,护送司机上了国道之后,才放心返回。
“我们也惜命,但穿了军装,就得豁出命去。”在苏博康眼里,寒冬来临,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军人家国担当的意义。
对于严寒,苏博康充满豪情,但他最怕的,依然是人员生病。连队虽说有军医,比较医疗条件有限。

熏醋、消毒等手段,被连队运用得淋漓尽致,唯一一个目的,就是预防感冒。严寒条件下,感冒更容易引发致命的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苏博康一丁点都不希望这种情况在连队发生。
■明天,心向暖阳
刻骨铭心的极寒体验,给连队官兵带来的,是显得更加真切和诚挚的感悟。这种感悟,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新年愿望上。
朱军伟最大的愿望,就是休假回家后,到奶奶的坟前磕头道歉。2019年10月,他的奶奶因病去世。
朱军伟是长孙,一直深受奶奶疼爱,弥留之际,这位老人坚持不让家人将病重的消息告诉他,她当然想孙子,但她更知道孙子是公家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耽误公家事。”
得知消息,连队给朱军伟安排了事假,可是持续的大雪,车辆无法赶来,部队的车也无法下去。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老人的丧期。那天夜里,满腹悲慠的朱军伟,在雪地里,面朝家的方向,用A4纸代替黄纸,焚烧悼念,长跪不起。
对于朱军伟的经历和内心焦灼,洪映武特别能够理解。
10月初的时候,洪映武远在四川的女友不幸发生车祸,肋骨摔断一根、牙齿撞掉了4颗。
其实对于这件事,洪映武起先并不知情,每到周末发手机打电话,他和女友通话,那边都是旁人代接,不是推脱有事,就是出去办事忘带手机了。三周后,感觉到异常的洪映武,坚持要跟女友通话,女友的家人再也隐瞒不过去,就把事情告诉了他。想到女友承受苦痛而自己却不在身边,想到那么一个爱美的姑娘遭此横祸,洪映武心如刀割。
后来,等到女友逐渐恢复了身体,洪映武埋怨她,为什么不早告诉他。
他的女友说,你那里封着山,与其让你着急,倒不如瞒着你。听了她的话,望着窗外的雪,刚刚25岁的洪映武,既感动,又愧疚。
那一刻,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在2020年的休假时机,向女友求婚,尽最大努力,给对方一个温馨的家。
中士刘斌的新年最大愿望,是渴望拥抱爱情。上等兵吴林的新年愿望,则显得比较务实,他希望报纸杂志能够按时送达,确保自己不与外面的世界脱节。
琳琅满目的愿望里,上等兵刘万珍最希望的,是冲洗一张全连雪地大合影。2020年9月,他准备重返高校。他还想冲洗一张小的,放到钱包里,准备将这段逐光而行的日子,小心呵护,一生珍藏。本文图片均为王雪振摄。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