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虽然大伯一家没有回来过年,但三叔把他和我大伯那些获奖证书、立功证书都带回来了。
从那以后,奶奶可有事干了,看着那堆奖状证书,感觉比见了我大爷本人还亲、比吃了山珍海味都兴奋。那一个个炙手可热的大红证书,像一盆盆熊熊燃烧的炭火,烤得奶奶满脸通红,耀得她心明眼亮。那些日子,我看到奶奶走路的样子都变了,腰板不弯了,头不耷拉了,说话的口气也强亮多了。我跟奶奶说,她太骄傲自满了,就像我考试偶尔得了个80分一样。
不过说心里话,我大伯我三叔这一堆奖状证书,使我们那3间与四邻漂亮的两层小洋楼比起来极不协调的老屋顿然蓬荜生辉,照得天井都流光溢彩。
奶奶得空就一个一个地翻看大红证书,轻轻地抚摸着,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奶奶摸够了,就让我把证书挨个儿读给她听。
我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奶奶并不算完,央求我说:“再来一遍,你读慢一点儿,太快了我听不明白。”
奶奶坐在炕头上很认真地听着,嘴就那么一直咧着,直到我读完了也没合上。
在她的心目中,这些奖状证书可是无价之宝啊。有了它们,奶奶就觉得清贫的日子充满无限阳光和灿烂,这个年也过得充实、快乐、幸福无比。
看完奖状证书之后,奶奶总把这些宝贝包在大红包袱里,放在她认为最保险最安全的地方。
我还发现,奶奶每次想看这些宝贝时,总要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然后才一个个小心翼翼地翻看。
奶奶对别人要求更苛刻。你要不先征求她的意见私自拿出奖状证书来看,她立马就跟你急,那双老眼瞪得比牛眼还大。有时候即使奶奶同意你看了,也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只能用眼睛看。
大年初一这一天,村里人都来给奶奶拜年,奶奶一大早就把我大伯那堆奖状证书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来人一进门就对人家说:“快来看看吧,这是俺家老大得的大奖状,他年年都得大奖状呢!”
四
可是好景不长,操劳了一生的奶奶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我们。
我大伯没能见上奶奶最后一面,留下终生遗憾。一趴到奶奶冰凉的身上,他便涕泗横流:“娘啊,儿回来晚了……”
奶奶苍白的脸显得十分安详,那一丝不易看清的微笑分明是她为国家贡献了3名军人而从心底露出的骄傲,是别的老人体会不到的满足。
处理完奶奶的后事,大伯三叔就得返回部队。离家那天,在家门口,我看到他俩满脸都是泪珠儿。
他们走的第二天,父亲来到奶奶原来住过的那间屋子,左瞧瞧,右看看,呆愣了半天,总觉得有件事情没有完成。过了老长时间,他才想起有天奶奶跟他说过:“你抽空给我做个光荣榜吧。”那天早晨父亲因为急着到城里打工,就没仔细问奶奶做个光荣榜干什么用,这会儿他恍然大悟……
父亲拿出木匠工具,把几块不规则的薄板修理成宽厚差不多的长条,然后将其固定在墙上,钉出一个长方形的大框框。他琢磨着奶奶的想法,将这个大框框一分为三:左边属于我大伯的,中间是我三叔的,右边是我表哥的。
父亲让我用大红纸写了“光荣榜”3个大字,贴在木框上方正中央,然后把我大伯我三叔得的大奖状一个一个用胶布粘在墙壁上。我大伯那一栏贴得满满当当;三叔的那栏虽然数量少可含金量高,他因为训练成绩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只有表哥的那一栏空着,在等待着他这个新兵用辛勤的汗水去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