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隔离病房上演“隔代亲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思远责任编辑:张思远
2020-03-16 17:47

3月16日,《解放军报》第3版刊发文章《科学精准施治提高老年患者治愈率》,文章指出军队前方专家组成员采取关口前移、多学科、多手段联合治疗方式,科学精准施治,着力提高老年患者治愈率。

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等任务非常艰巨。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悉心照顾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体谅心疼医护人员的暖心事迹在不断上演。

邱爷爷就像我爷爷一样,有时候哄一哄很管用

3月2日,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一科,90后护士何晓丽照顾一位70岁的患者时说:“邱爷爷就像我爷爷一样,有时候哄一哄很管用!”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往往病情都很严重,邱爷爷因为身体原因,胃口不是很好,每次吃饭都只能吃一点点。

而这时,何晓丽总会哄着邱爷爷说:“爷爷你好棒,我们要好好配合治疗,每天多吃点,要吃饱才有力气对抗病毒哟!等病治好了,我们一起做好吃的。爷爷,咱们一起加油!”

透过面屏和护目镜,邱爷爷看着何晓丽的眼睛说:“小丫头就跟我自己家孙女一样哄我开心,像对自己爷爷一样那么细心,我还是要乖乖把饭吃了。”

“爷孙俩”为彼此优秀的表现点赞!

怕感染医护人员,八旬老奶奶每次想咳嗽都会憋着

徐光烁是河北省邢台市第九医院巨鹿县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河北省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队员。近日,徐光烁录制了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件感人故事,他说:“我负责的病人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每次在我给老奶奶在做治疗的时候,老奶奶想咳嗽都是憋着,实在憋不住会把我赶出病房,或者让离她远一点,因为她怕咳嗽把病毒传染给我。”

老奶奶说:“如果因为我咳嗽把他们都传染了,那我就是罪人了。”

徐光烁与老奶奶的合影。

护士问患者“知道我是谁吗” 大爷答“小可爱”

李娟娟是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院科护士,也是第三批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她说:“我学的就是重症学,也是党员,觉得自己应该过来。”进驻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后,李娟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主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投身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李娟娟所在的重症病区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她除了给病人吸痰、静脉注射、更换液体,还要给重症患者翻身拍背、清理排泄物等,每日工作量极大。因为是全组年龄最小的护士,同事们都喜欢叫她“小可爱”。

近日,在一位大爷康复即将出院的时候,李娟娟去看望大爷时问:“知道我是谁吗?”大爷爽快地回答:“小可爱。”身体渐渐康复,大爷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说“因为你们耐心、爱心的护理,才有我的今天,谢谢你们。”

“小可爱”李娟娟正在询问大爷的身体情况。

劫后余生,感谢解放军让自己又活了过来

马凌是心血管内科专家,也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他说,火神山医院的重症病区曾收治过一个有着严重肾脏衰竭的老年患者。转来火神山医院之前,他就不怎么配合透析,觉得自己已经没希望了,得了新冠肺炎后,他更是变得特别暴躁,经常用各种难听的话去批评医生护士,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恐惧发泄出来。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去理解患者的情绪,增强他治疗的体验感。”马凌承担起这位老人的治疗后,冷静地见招拆招。“他气短,那我们就抓紧把呼吸困难改善了。他每次透析坚持不了多久,那我们就多辛苦一点,天天都透析,让每次的时间短一点。”渐渐的,老人感觉到比以前舒服点了,开始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出院时,老先生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嚎啕大哭,不断地感谢解放军让自己又活了过来,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马凌查看监测仪器上病人的生命体征。刘一波 摄

……

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不断上演,

在这场疫情中,

爱和善意比病毒跑得更快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我们定会迎来最明媚的春天。

(资料综合自网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