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揭秘中国导弹如何从无到有:倚天神剑震惊世界

来源:科技日报/中国网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10-23 14:17

 钱学森:外国人能造出来的导弹 中国同样能造

(原载《科技日报》 王铁)

几十年来,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已从液体发展到固体,从陆上发射发展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力量;防空导弹已形成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和便携式系列,拥有了不同发射方式、攻击不同空域的防空装备体系;海防导弹形成了岸舰、舰舰、空舰、潜舰等反舰导弹系列,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

“外国人能造出来的(导弹),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1955年,“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火箭技术专家钱学森铿锵有力地说。

5年后,他的话变为了现实。从此,新中国的导弹事业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天安门广场。隆隆战车携带着各型导弹,缓缓驶过金水桥前,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次亮相让世界为之震惊。

60年来,从“单刀短剑”到“剑戟林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从“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我国导弹事业走过了一条写满辉煌的道路。

“东风一号”:中国人也能造导弹

国庆60周年前夕,记者专程拜访了二炮某研究所原总工程师、著名导弹专家王炬。王炬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计算数学专业的女大学生,从毕业那天起,她就被分配到我国的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五院)弹道总体设计研究室进行导弹弹道研究。

“由于当时国内没有飞行力学和射击理论专业,弹道设计一般由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承担。”王炬告诉记者。

那是1957年,五院刚刚成立不久。作为新中国最早从事导弹设计研究的专家之一,她向记者回忆了新中国导弹的发展历程。

提起我国导弹事业的起步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今年已98岁高龄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作为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钱学森被外国人称为“走到哪里,都抵五个师”。

1955年10月,钱学森历经磨难与曲折从美国回到中国。这年底,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道:“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

钱学森说:“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国家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为我国发展导弹技术提出极为重要的建议。我国导弹的发展,从现在看来并不稀奇,而在1956年,钱学森的这个建议是超前而大胆的。

在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1956年10月8日,五院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这一天,正好是钱学森回归一周年的日子。不久后,钱学森便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扎在了大西北,冒着狂暴的黄沙,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沙漠中风餐露宿。

我国对导弹的研究,采取所谓大兵团作战、蚂蚁啃骨头的方式,集中所有的力量逐个解决研究制造导弹中遇到的问题。

当时,我国研发导弹的整体战略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这个战略方针对我国高科技武器技术研究的指导作用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在我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建造前,极少有人见过导弹长什么样子。

所以,当专家们看到前苏联提供的一枚某型教学导弹时,都惊呼起来:“原来导弹就是这个样?”“这家伙能飞200多公里吗?”“这东西像根大竹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