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开发出中国的福特级航母,就必须使中国海军结构和工程方面的要素取得长足飞跃。虽然中国造船工业在加工金属和开发具有特色的船体方面的能力应该绰绰有余,但反应堆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尽管中国近年来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在关键领域消除了与俄罗斯的差距,但其在推进技术、冶金技术和某些特殊的物理制造工艺方面仍然落后。虽然北京能够进口法国和德国的柴油机,以及乌克兰的燃气涡轮机供中国海军使用,但它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制造海军使用的核反应堆。这造成了严重的局限。大多数民用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航母:陆地核电站的关键设备过于庞大,不适于有限的舰上空间。一个切题的例子是:中国专家在其中进行了大量研究的高温气冷反应堆所要求的额定功率要比水性反应堆容量大得多。此外,高浓缩燃料对于延长反应堆寿命来说至关重要。
要以所列举的最大速度,仅仅依靠2座反应堆驱动如此庞大的航母,就必须将动力增加大约5到6倍——由于水面战舰上的核动力设备的容量仍受限制,所以这种增加不可小觑。中国仍然购买外国的设计用于本国民用能源部门,因而尚未开发出具有必要的大小、密度和整体能力的航母核反应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