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营区到哨位路程200米,哨兵队列整齐。
训练头顶水泥砖、悬空躺板凳
笔者通过这些哨兵发现: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破茧成蝶”的历程,中队长李建光感触最深:“加入11人方阵,不仅要接受魔鬼式训练,更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中队每月组织考核,随时进行淘汰。”
执勤哨兵两份责任一肩挑,既要展示我国的外交礼节,又要确保外宾的绝对安全。入选条件趋于苛刻:身高必须1米82至1米85,五官端正、体型匀称,队列行走一条线,完成动作一个点,挺拔一小时纹丝不动,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处置,还要熟练掌握常用外语。从新兵入伍到正式上岗,最快也得两年时间,入选率只有5%,可谓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
为不断提升执勤能力,官兵们在训练中积极探索研究、注重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和考核体系。他们头顶5斤重的水泥砖拔军姿,小臂绑2斤重的沙袋练起步,悬空躺在两个板凳之间练腰杆,挑选烈日最强之时练眼神,衣领别插2个大头针练脖颈…通过锤炼意志力和提振精气神,最终实现“整齐划一、英姿飒爽”。
班长李正权曾是11名哨兵之一,先后护送200余名外国元首抵离京。他告诉笔者:由于自己先天螺旋腿,新兵时参加选拔被淘汰,然而自己从不认输,白天刻苦训练和纠正,睡觉两腿系着背包绳,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入选的“门票”,经历了近两年的强化训练,自己终于站在专机坪上执勤。如今李正权患有严重风湿和腰肌劳损,不再担负一线勤务,然而他带出了一批好兵,每年都有两名战士入选11人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