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祭》: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开掘7条“飞线”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魏春春责任编辑:王俊
2017-02-04 15:22

雪域壮歌 精神高原

——读长篇小说《雪祭》

■魏春春

小说题词
作者:党益民
 

党益民的军旅文学书写基本围绕战斗在青藏高原的高原军人展开。

新近出版的《雪祭》(长江文艺出版社)仍然书写壮怀激烈的高原军人,但从写作方式和内容上有别于以往的作品,或可视为党益民对其高原军旅生活和武警交通部队发展史的整体性梳理之作。

在写作内容上,《雪祭》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这就对作家的运思提出了挑战。党益民通过历史回忆的方式讲述西藏往事。首先,赵天成讲述20多年前雪拉山打通鹰嘴崖的历史回忆,叙述激情洋溢的青春岁月;其次,战士刘铁的父亲回忆藏北平叛等西藏往事;再次,刘铁寻访失散的姐姐所收集的历史资料、聆听事件亲历者桑多杰布、次仁才旺等人的往事回顾;最后,在刘铁牺牲后,又通过技术员方文衔接老西藏方凯讲述他的西藏记忆。

因此,《雪祭》中的西藏往事记忆不断叠加在一起,如窖藏美酒一样,越品味越醇厚,而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今天再回望那一段历史的时候,又怎能不感慨万千、感动不已呢?党益民分明饱蘸激情向世人披露一段鲜为人知的高原奉献史,为无数驻扎高原、埋骨高原的战友们树碑立传,向曾经和现在还奋战在青藏高原上的战友们致敬,张扬他们雪山般莹洁、温润而刚强的精神气质。他们不仅征服了一座又一座雪山,一条又一条的激流险滩,架设起高原同胞通往幸福生活的坦途,也为我们构塑出精神上熠熠生辉的巍峨雪山丰碑。这应为《雪祭》题名的丰富内涵所在。

《雪祭》在回望历史的同时着力描摹了战士们战斗生活的惊险。对黑昌公路雪拉山段的描摹,小说采取平视、俯视、仰视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形象地展现出鹰嘴崖的险峻,“鹰嘴崖是一处悬空突兀的山崖,公路将从‘鹰嘴’里穿过。山崖下面是幽深的雪谷,石头掉下去很久,才能听到沉闷的落地声;上面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摇摇欲坠,似乎大喊一声就会震落下来”。如此恶劣环境又缺乏大型机械设备,施工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这段路有七处‘飞线’”。关于“飞线”,小说解释为“是山势坡度在80度以上、接近于垂直、测量员无法实地测量、在施工图纸上只能用虚线标注的地段”。就是说,尽管施工图纸上“飞线”是存在的,但在具体施工中线路是难以飞跃的,必须要战士们腰缠安全带悬在半空打眼放炮,以血肉之躯开拓出一条本不存在的线路。

党益民详细地描述了第一道飞线的开掘流程:先“要悬空打200多个炮眼”,打炮眼,战士们冒着安全带可能断裂、山崖坠石的危险,趴在崖壁施工;后“开挖200个导洞”,挖导洞,则在直径不到1米、深度最深可达十几米的洞穴中作业,无法转身、随时可能出现缺氧窒息的情况;“然后进行定向爆破,在悬崖上炸开一条路”,爆破需要炸药,车辆无法运送,只能依靠人工背送,“每箱炸药35公斤,在严重缺氧的高原相当于80公斤。他们每人背上一箱炸药,哈着腰,头几乎挨着了地,前面人的脚后跟碰到了后面人的鼻子尖;后面人脸上的汗水滴落在前面人的脚后跟上,一个踩着一个的脚印,从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便道上把两吨炸药一箱一箱背上了悬崖”,而这样的先后相续的活动在鹰嘴崖竟然要重复7次,这是对武警交通部队战士们过硬技术和超强心理素质的巨大考验,这是一曲人间奇迹的绝响。党益民此举意在为武警交通部队官兵们赢得的荣誉喝彩,他们的伟大业绩永远镌刻在雪拉山的公路上。

《雪祭》是一部撼动人心的军旅文学作品,是党益民“真诚”文学观念的体现。所谓的真,缘于党益民的生命体验来自于基层火热的战斗生活,熟悉交通兵的日常生活,因此,他的叙述有温度、有质感、有现场感,真实可信;所谓的诚,缘于他的精神坚守,坚持为战士书写,为部队书写,为人民书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他对祖国、人民、军队的深深眷恋。因此,党益民的军旅书写无论是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都蕴含着一种厚重的力量,具有一种壮美而不乏温暖的美学风格。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