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软磨硬泡型——
怕出事故降风险
“老常,机动路上的这个坡太陡了,我们好多装备过不去。”“老常,你不知道我们压力有多大……”
又一场演习即将开始,参演部队的一位领导到现场察看后,多次找到演习副总导演常连甫求情,想大幅减少参加战场机动的装备数量。
按照导演部给出的装备出动率,该旅很多履带工程车、保障车也要参加战场机动。可是,这些装备吨位重、底盘高、体形大,过陡坡时很容易出现翻车等安全事故,最好有选择地参加战场机动,或取消相应的课目。
“我们找专家论证过了,这个坡能过,坡度在这些装备的爬坡性能极限范围内。”常连甫态度坚决,不参加机动就要记录在案,不仅要裁决出局,退出演练,还要从演习总分里扣除分值。
看到软磨硬泡不见效,这位领导狠狠地说:“出了事你负责?实在不行,我把部队带回去不爬了。”常连甫一听火了,脖子一拧:“你吓唬谁?前面的部队都爬过了,说明坡度没问题。你们出事我不负责,想带回去那是你的事!”
参演部队和导演部互不相让,随后又在文电上打起了主意。该部先后三次向导演部打报告,分别请求在战场机动环节,减少50台、30台不等的装备出动数量;前两次收到报告,导演部直接回复“请再认真论证”,尽管第三次批准了报告,还是按照规定扣除了相应分值。
“他们考虑的是安全,是怕出了事受连累;我们考虑的是公平,是练兵的实际效果。”看到个别参演部队不情愿地爬过山坡,愤愤地绝尘而去,训练基地官兵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他们为这条路、为这个坡,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