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朝辉组织民兵开展训练。高进军 摄
走上专武岗位,他延续着军旅梦
高朝辉:钢枪始终在手
■王孝波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苗 鹏
这个比赛场地对于高朝辉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两年前,他还是名现役军官,曾在这里训练。两年后,他又站在了这里,但是身份不一样了。
2015年3月,时任山西省潞城市人武部军事科参谋的高朝辉,因年龄较大,经过组织研究确定转业。对此,高朝辉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了军营。出人意料的是,高朝辉既没有选择留到市里,也没有进政府机关,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西省黎城县,在西仵乡当起了专武干部。
3000米跑满分、手枪射击5发子弹43环、手工标图第一名……赛场上的高朝辉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一举夺得山西省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专武干部第一名。他笑着说:“还行,当兵的底子还在。”
其实,以高朝辉当时的条件,转业到政府机关不成问题。“选择到哪里上班,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了拉直心中的“问号”,高朝辉想了很久,最终他找到了答案:去干武装工作,这样还能姓“军”。
他的决定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好不容易回家了,又跑到那么远的乡镇干什么?再往市里调可就难了。”“你的同学好多都在政府上班,就你没出息往乡下跑!”但执拗的高朝辉没有改变主意,因为他留恋的是那身军装,更热爱自己的武装工作。
2016年3月,高朝辉在西仵乡正式走马上任,可没想到,刚上任就差点遭遇“下马威”。原来,此时民兵整组工作马上就要进入考核验收阶段,而西仵乡之前一直没有配专武干部,工作基础几乎为零。眼瞅着验收时间临近,高朝辉的压力越来越大。
“困难再多也要完成任务!”历经了18年军旅生涯的磨砺,不畏难、不服输的军人气概早已融入了高朝辉的血脉。于是,还没等在办公室坐热板凳,高朝辉就赶紧投入工作,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访统计,一份资料一份资料地修改完善,凭着以前在人武部积累的工作经验,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民兵整组的基本工作,并最终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
对于这个结果,高朝辉并不满意,因为他常说自己以前是人武部的现役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指导者,现在变成了具体落实者,如果工作干不好,别人会如何看待他?人武部又如何看待他?正是在这样的自我加压和鞭策激励中,高朝辉的工作字典里只有“高标准”这3个字。2016年底,因工作成绩突出,西仵乡武装部被表彰为“先进基层武装部”。
光有激情还不够,对于取得的成绩,高朝辉坦言,到了新的岗位,更多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向领导请教,向有经验的同事,向基层群众学习。”他说。
“部队生活教会了我很多,即便现在我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我是不会放下的,不管挣多挣少,干好武装工作的劲头咱可一点儿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