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经历数次改革,军校教员有话说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邓大鹏责任编辑:王俊
2017-04-19 15:59

2013年,习主席指出“坚持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军队院校建设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2016年,习主席再次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在阔步踏上改革强军新征程的时间节点上,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军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军队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军队院校到底怎么改?改什么?新一轮院校改革不是简单地改变隶属关系,而是聚焦能打胜仗,实现院校体系的整体重塑,为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军队院校承担着培养军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当“脖子以下”改革涉及到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军官现役员额压减等现实时,如何做好调整改革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暖心工程体现人文关怀等,这是院校党委必须答好的一张考卷。

为引导广大院校官兵升华对改革强军的思想认识,为深化院校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解放军报》中国军校版从即日起推出“迎接院校改革 共话责任使命”专栏,请看报道:

调整改革在即,军校人应保持怎样一种状态,请看——

一名军校教员的真情独白

■西安通信学院教授 邓大鹏

青春献强军,韶华付讲台。作为教书育人这个平凡岗位上的一名普通党员,我已经工作了33个年头,经历了院校数次改革变迁。回想难忘的军旅生涯,感慨万千。改革当前,我特别想对军校教员同仁们说几句心里话。

我的“大事业”就是教书育人,坚守这份无悔选择就是“不忘初心”

我生长在革命老区湖南省攸县,从小接受“一颗红心永向党,一腔热血献国防”教育。1984年,我从湘潭师专毕业后,毅然选择了从军,次年毕业分配到当时的有线电通信技术学校。那会儿,学校条件特别差,“吃饭外面蹲,砖头当板凳,睡觉挤通铺,床板当桌椅”是最真实的写照。艰苦的环境让我感觉与理想相距甚远,一度萌生退意。但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学员求知若渴的眼神,走在校园里听到学员们热情地喊“教员好”时,我的心突然平静下来,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既然这里需要我,就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啥也不多想,扎根在此,好好当个“教书匠”!

1992年,我在通信工程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该院希望我留校,我没有答应。我觉得,“干事业,应当仰望高山不断攀登;但选岗位,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周围人不理解,说科研教学环境都比原来好,何必还回那个穷乡僻壤?我想这就是军人的本源情结,给了我执著不悔的决心。

这么多年过去,我在地方上的同学有经商的、从政的、搞艺术的,经济收入上远超于我,不少人都劝我到地方工作,说我能干一番大事业,我一笑了之。但改革开始后,说实话,我也有过困惑,担心过还能否穿军装享受军人待遇,也考虑过是否还要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甚至有过走出军营这道围墙的冲动。这期间,一些好友也“热心”的为我出谋划策,劝我要早做打算。

为此,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认认真真思考了一个晚上。从内心来讲,说我不羡慕在地方上发展好的同学是假,但我觉得我眼中的“大事业”就是把书教好、把科研做好、把军队的人才培养好,这才是我的幸福、我的理想、我的责任。我想,抛开私心杂念,我当时选择这个职业道路时的初心就是“育人”。无论改革如何,我觉得心中永存教书育人的这份纯真,就是对国防教育事业的忠诚。

与改革同行不是等待观望、歇息停留,而要继续前行、主动作为

近些年,学院大部分人对我的印象是:每天上下班提一个鼓鼓囊囊的包。其实,那里面放的全是厚厚的资料和书籍,因为很多时候我只靠在学校的时间,确实无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一些科研教学工作。我自己也总有一种紧迫感,感到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班加点地学习和工作。

看到我还和年轻时一样的拼命,妻子常说:老邓,年龄大了,工作快到站了,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工作上差不多就行了。可我觉得,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会把事情做好,工作该我干的就要认真负责,敷衍了事还不如不干。任何时候都要把“责任”二字放在心头,多想自己能给集体带来什么,而不是能从集体中收益什么。因此,我一直坚持三条标准:一是工作我先干,二是责任我全担,三是名利我不沾。

改革当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小想法”,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何不趁着这个当口歇一歇,好好欣赏一下沿途风景。可我觉得,只有时刻保持前行,才能称得上是与改革同行、与单位共进步。前几天,学院一位刚退休的老教授每天还坚持来上班,他说,这时候大家都很忙,我在家也是闲着,过来能帮大家多少是多少。这种真挚淳朴的情怀真的打动了我。

近期,系里正在加紧研发军内某重点项目,一大批教研骨干每天加班加点奋斗在一线。在改革关口还开足马力干工作,这对于我们每一名参与者来说都是一种磨砺与考验。大家也忧虑过个人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科研教学任务排在首位,个人无论是去是留,决不撂挑子,永远保持前行!我作为其中一员,很受鼓舞。改革当前,真的不需要天天喊口号表决心,只要对工作和任务保持激情,把责任立在心头,那就是与改革同行。

要知足感恩、真心奉献,永葆对党和军队的真情实意

军人就意味着奉献,这是我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做好的思想准备。长年的超负荷工作,我的身体每况愈下,2015年初开始,3个月时间我体重降了12公斤,在同志们的催促下,我做了检查,可谓多病缠身,每一项都像一颗“定时炸弹”。说实在话,谁不想要个好身体,但那时正准备全军教学督查,多个项目还等待结题。我说服领导和家人,“先排除最危险的吧。”术后第三天我回到了岗位,我觉得和同事们在一起,比躺在医院里更踏实。

滔滔江河,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从军33载,我能从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高职教员,从一名普通教员成长为教研室主任。平心而论,这一切都是党和军队给予我的,我非常知足和感恩。

我身边的教员也常说,住在大都市,房子学院建了、车子有了,“票子”党和军队月月发,有什么理由不知足、不珍惜当下?有什么道理不感恩、谈条件?有什么理由不把手中的活干好?前几天,学院专门召开会议,倾听官兵代表对于改革的真实想法,教员蒋彦就说了八个字“看齐追随,乐观服从”,这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经历过几次院校改革,清楚那种迷茫、忐忑、不知所措的心理。对于这次改革,我也不知道明天将要何去何从,但我能够认识到今天自己应该干什么。我会用真情和真心对待组织的决定,守好自己的岗位,真正当好一名“守土有责”的军校教员。

(阳 恒、王统一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