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兵眼中的外军“王牌”演训什么样?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志国责任编辑:王俊
2017-04-25 09:23

10年前,某集团军特战旅与泰军进行的“突击—2007”联合训练,拉开了我军与外军联训的序幕。此后,该集团军官兵先后6次成建制与泰国、土耳其、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开展联训,16批百余名官兵赴委内瑞拉、以色列、智利等9个国家特种部队(院校)留学。在中国特战精英的眼中,外军“王牌”的演训都有着什么样的“看点”呢?

“专”——专人专项 各司其职

留学土耳其期间,该集团军特战旅保障部部长刘珪发现,土军每个特战小组都由12人编成,每名队员介绍自己时,都有一个“专家”的头衔。人人都是专家?在刘珪看来有些不可信,但在深入了解之后,他不禁为土军的“专”而信服。

按照土军自己的说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负责体能训练的士官教员,45岁还每天坚持跑20千米以上,且每次跑步都与大家一起完成;负责居民地作战行动的教员,曾在土耳其东部执行了15年之久的反恐作战;负责狙击的教员担任狙击手达19年。长期从事某一课目的研究训练,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型人才。

执行任务时,特战小组作战分工明确。比如:卫生专家在行动前负责采集组员血型、牙床等生理特征,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在渗透过程中担任翼侧警戒,采集化验作战地区水源;在行动中对伤员进行救治、记录烈士遗体掩埋地点的精确坐标和具体地形特征;在任务结束后整理作战日志等。

在一次演习中,土军派出1个特战小组掩护大部队转移,“敌军”1个机步营紧追不放。危急关头,特战小组中的“爆破专家”结合地形地物,迅速确定爆破方案,对十几棵大树和一侧山崖实施精准定向爆破,制造了一个复杂路障挡住了追兵,为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深入了解后,刘珪发现,“专家团队”还有两个好处:全组人员同吃、同住、同训,除达到服役年限、战斗减员等情况外,十几年不变,彼此配合非常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准确传达信息;每个特战小组分为A、B两个6人小组,每个组都有狙击、情报等方面专家,即便小组中有人休假或者受伤,整体作战效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