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围观,"一带一路"朋友圈人气爆棚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侯磊 等责任编辑:王俊
2017-05-16 09:28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和全球行动,正是因为其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钧声

这是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五通”建设成果丰硕。 

这是群贤毕至的“英雄会”—— 

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来自五大洲的约1500名代表,代表着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注册报道此次论坛的国内外记者超过4000名。 

这是振奋人心的“出征鼓”——

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一系列务实举措,预示着“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将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热情的参与,积极的评价,如潮的掌声,都表明“一带一路”已经从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和全球行动。探寻这一进展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追求的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虽然涉及地域广、国家多、人口众,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以邻为壑,没有任何附加条款,不搞排他性安排,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尊重不同国家对发展模式的选择,这既符合各国人民追求自主发展的意愿,也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一带一路”倡议适应发展规律。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各国只有对接彼此政策,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迅速推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要想富、先修路”等中国哲学思想和发展经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路、带、廊、桥等中国式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推进宏观政策协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发展战略与合作规划的有效对接、重视创新发展等,已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有益经验,纳入有关国家的政策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朴实的话语,既折射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内涵,又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自然受到各方的肯定和欢迎。

旧邦新命,古道新程。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描绘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和前进方向。展望未来,中国将与各国一道,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沿着这条命运休戚与共、梦想相连相通的大道携手前行,使“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