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生 毕业,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刘志恒 笑忘歌责任编辑:王俊
2017-05-25 03:04
 

又是一年毕业季,回想起我们收拾行囊,告别家中父母,只身前往军校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刚入校门,我们个个都有雄心壮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是每一个军校学员的目标。

大学四年,还记得那个最熟悉的声音——“全体都有,下午测五公里!”我们紧张而又兴奋,都在等待哨声吹响的那一刻。迈开步子,甩开膀子,留下一个潇洒奔跑的身影。当汗水浸透衣衫,那一瞬间定格下来的是满足。四百米障碍场磨炼意志,锻造血性,铸就热血男儿铮铮铁骨。“强军杯”“勇士杯”“联合精英”军事技能竞赛,更为军旅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军校四年匆匆走过,我们早已没了往日的稚气,身上更多了些成熟、稳重,宽阔的肩膀撑起的是军人的担当,金戈铁马的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坚守到最后一刻,才是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即将毕业的“准军官”们,我们必须要抓住军校的最后一阶段,扣好这最后一粒扣子,矢志强军、初心不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周恩来年轻时便立志振兴中华。一次课上校长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到了周恩来时,他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大四学员已经经历了军校四年的学习,掌握了充足的知识,即将进入部队,奔赴祖国的边关哨所,基层一线,身上的担子远比想象中的要沉很多。如何把所学所知用于下一步的岗位任职,使自己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能量,这是现阶段大四学员最应关心的事。绷紧最后一根弦,站好最后一班岗。

军校是我军军官的摇篮,聚集着四海之内奋发有为的精英学子。军校兴则部队强。每年多少军校学员投身军营,步伐坚定,时刻准备着成为国之脊梁。

军校四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攒下来的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精气神,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是军校学员使命所在,职责所在。走出校门便是投身基层,排长、连长、营长……战士们把他们的青春热血交到你的手中,这沉甸甸的重量你能否扛在肩上。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关于军队建设和改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不只是对在祖国边疆站岗执勤,在异国他乡维护和平,在山川密林实战演练的战士说的,更是对在军校里奋笔疾书,严阵以待的莘莘学子说的。军校学员是明日战场的指挥官,试问,成不了一把国之利器又怎能担起国之重托!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西汉名将霍去病,二十岁前被封冠军侯。汉武帝曾下令给他建造府邸,他却坚持不要,说了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千古传唱。

军校大四学员是明日战场的指战员,是军队未来的希望所在,所以在国之重任的寄托下,必须砥砺自我,锤炼本领,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套强有力的“装备”去“升级打怪”。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写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大四学员应严守校风,谨遵校训,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决心,练就过硬本领,给世界一个响亮的答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从学员到准军官,身份在变换,技能也需要“升级”。军校四年让我们沉淀了许多,然而这些能量还很分散,没有汇聚到一块形成强大的“铁拳”,随时准备好重磅出击。实践表明,有些新排长刚下部队时会出现“水土不服”,为什么?“内因+外因”才是根本所在:

一是武艺不精,素质不硬。这可归于外因。军校四年我们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才能出真知,如果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那么出现“水土不服”就在所难免。因此这个转型期就显得十分关键,把握好,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二是姿态过高,定位不准。这是内因。军校学员多为军中骄子,人人都有一身好本领,事事都想拔得头筹,长此以往难免自恃过高。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花满则谢,找准自己的定位,放低姿态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紧紧抓住这四年学习生涯的“最后一公里”,不忘初心、不负期望,让心中烈火继续熊熊燃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