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军医一生从医,只为做好一件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彭绍荣 陈国全责任编辑:王俊
2017-06-05 08:36

武汉总医院教授马廉亭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先河,填补了国内5项空白,引领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名老军医被国家卫计委隆重授予脑卒中防治卓越贡献奖。请关注《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一生做好一件事

■彭绍荣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专家小传】马廉亭,专业技术一级,我国血管内神经外科创建人之一,在国际上率先将介入技术应用于颅脑血管战伤治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荣获中国医师奖、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终身成就奖,2017年又获中国脑卒中防治卓越贡献奖,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科技工作者,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2017年5月20日,国家卫计委在国家会议中心将脑卒中防治卓越贡献奖,隆重授予一位81岁的老人——武汉总医院教授马廉亭。

如今,无需开颅就能治好复杂的脑血管疾病。为了这项医疗技术发展成熟,奋斗在血管内神经外科领域的马廉亭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智慧。

1962年,马廉亭从医科大学毕业,被派往神经外科起步较早的武汉同济医院进修。在那里,他得到了中国外科泰斗裘法祖教授的神经外科启蒙教导。

上世纪70年代,复杂性脑血管疾病的传统医疗方法是开颅。眼见许多患者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手术后仍不幸去世,马廉亭很是惋惜。

一次浏览国外医学杂志,马廉亭发现一篇介绍介入神经放射治疗技术的文章。看完这几百个字的简单信息,他决心填补我国医疗技术的这一空白:“作为军医,有义务、有责任向这个领域冲锋。”

那一年,武汉总医院购买了国外先进的血管造影机。马廉亭天天在机器边琢磨,探索开展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全脑、脊髓血管造影,缓解了病人检查时的痛苦。

当时,一名在作战中受伤的战士被送来医院就诊。他颈部受伤,颅底动静脉出现破损,随时都有破裂大出血的危险。马廉亭主动请缨。在血管造影机电视透视下,他切开伤员的颈总动脉,治愈了“高位颈内动静脉瘘”,成功挽救了战士生命。他首创的这一治疗方法被业内称为“复合手术”,后被收入我国外科权威著作《黄家驷外科学》。

马廉亭没有止步,继续从“复合手术”向真正的“介入治疗”迈进。

1983年秋,一例颈外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出血病人被送入神经外科。由于传统手术风险大,马廉亭决定突破常规,采用介入技术救治病人。他再一次成功创造生命奇迹,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先河。

随着介入技术在中国运用,马廉亭在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界声名鹊起。1988年,素有国际医学科学“硅谷”之称的法国圣儒廉医院,向马廉亭发出进修邀请。

在进修的400余天里,马廉亭惜时如金,学习掌握了最先进的微导管技术,撰写了《微导管血管内治疗技术》等数篇论文。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根据世界医学发展的新形势,绘制了介入诊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蓝图。

学成归来第三年,他就向国内外展示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最新技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材料。听到这一消息,国内外医学界同行们无不为之惊叹。

1991年,在国际介入神经放射学会会员名单里,终于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

马廉亭并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更加痴迷于运用微导管治疗复杂血管病的攻关和实践。为了取得技术突破,他时常通宵达旦地钻研,绞尽脑汁地开展各种动物实验。为了寻找某种新材料,他跑遍了国内许多科研单位。

这些年,马廉亭不顾高龄,争分夺秒开展研究,在血管内神经外科治疗技术和栓塞材料研制等方面,先后取得4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极大丰富和拓宽了神经外科复杂血管病的治疗领域,使一些原本无法施救的病人从绝境中走了出来,也把我国的介入诊疗技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去年,由马廉亭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全媒体医学图书《神经系统疾病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应用及图谱》出版。这本书收集了他几十年来在神经外科专业积累的典型疑难病例,为同行提供了最权威的借鉴和参考。

如今,马廉亭仍然活跃在医院临床与科研第一线,在介入治疗领域践行“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誓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