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激烈——历代戍边卫国诗词选注:只将诗思入凉州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二月河责任编辑:王俊
2018-06-02 09:40

这本书,至少在三个方面很是值得关注和肯定。

一是紧扣历史风云与时代脉搏的立意定位。以“壮怀激烈”来统领全书,确定选诗的风格与主题。在这一主题之下,可以是剑吼西风的长啸,可以是铁马冰河的冲杀,可以是无私的奉献,可以是无畏的牺牲,都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反映了古今仁人志士在特定的历史关口和人生抉择面前无可动摇的清醒与坚定。这也时时让人联想到今天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联想到霸权主义的猖獗横行、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启发我们:当和平的努力不足以维护和平的时候,“壮怀激烈”是我们这个民族迎风而立的不变姿态。

二是全面严谨的选诗标准。做诗词选本,自古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无论以什么标准来选,都会被指有遗珠之憾。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诗选本,却也遭人诟病无数,不外乎该选的没选、不该选的选了之类。诗词是艺术作品,原本没有科学的尺度来丈量优劣,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围绕一个主题来选诗,确也检验着选诗者的眼界和水准。这本书从先秦的《诗经》到当代,时间跨度3000多年,所选诗词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激人斗志,都在某些方面有很强的代表性。肯定还有很多符合标准的好作品遗漏,但选进来的已是篇篇珠玑,令人很为选注者涉猎之广、眼力之高、标准之严而感叹。

三是颇显学术考据功力的注释。古诗词注释中,常犯的毛病就是流于字面、人云亦云、主观臆断,这也是当下很多诗词注本粗疏不达意、难以令人信服的原因。这本书的注释却是在严肃地做学问,不因袭,不乖僻,考据严谨,论证周全,所谈出的很多观点应该引起学术界,特别是文学史界与历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如对于《诗经》《风》与《雅》中一些句子相互借用现象的阐释,对于诗句中云中、萧关、朝那等地名的复杂演变与使用意图的分析,对于羌管、羌笛等古代乐器结合当时制度和今天考古发现的论述,对于“垂杨生左肘”是否误“柳”为“杨”的判断等等,确是显示出了扎实的学术功力,尤其是对“张仆射”究竟是指张延赏还是指张建封、“八百里分麾下炙”句中的“八百里”是指牛还是在表现连营之广、军势之盛等问题的考据与论证,力纠前人,言虽简而理已通,意自明,含蓄有力,干净利落,表现出难能的学术自信。

选注者王婉今是个刚刚大学本科毕业的青年人,因为对优秀传统文化有兴趣而乐意去研究,因为踏实勤奋而学了很多东西,因为善于思考而形成了很多自己的观点,这在浮躁之象充斥的时下是十分难得的。她近期就要到一所世界知名高校去读硕士研究生,她很明朗地表示:学成后一定会回到中国来工作生活,因为她所钟爱的一切都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这是她无可改变的选择。

学业有成,诗意人生,我们祝愿并期待王婉今有更多的收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