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忘却的历史:战争史上的五次“马奇诺”悲剧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登科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1-12 15:19

不同的战场,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角色总在轮转

当“马奇诺防线”式的悲剧蔓延成经典的失败案例时,不可一世的日本曾在太平洋战场上狂妄叫嚣,但是却在辽阔的欧亚上,日本犯下同样“马奇诺式”的悲剧!

二战期间,日本人动用百万劳工在吉林珲春、黑龙江东宁、虎头、黑河和内蒙古海拉尔等地区一线,修筑了长达1000公里的钢铁堡垒,重炮、机枪、掩体和碉堡将这里布置得敌人插翅难入。1945年8月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军发起了进攻,这座被日本人赋予极大希望的东方“马奇诺”防线,却在苏联盘旋腾空的轰炸机面前,丝毫没有还手之力,从天空倾倒而下的汽油,从苍穹呼啸而至的炸弹,将日本人最后的希望撕成粉碎。

这座防线唯一有别于马奇诺的地方在于,它是在遍体鳞伤中见证了新的作战样式对旧军事的碾压,它的累累伤痕也反映出旧时代在新变革面前的垂死挣扎。

将生命交给防守的雄鹰,将失去进攻的能力

当世界迈进20世纪70年代,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收获大片土地的以色列,为了永远占据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修建了一条防线,该防线长170千米,纵深7千米,上设混凝土碉堡,下铺石油管道,地面上配以坦克、大炮等密集的立体交叉火力,并设置了“火障”和“沙阵”等防线,史称“巴列夫防线”。

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骄傲的宣称,“任何企图渡过运河的埃及军队都将在24小时内被消灭”。以武立国、以战著称、将进攻视为生命的以色列雄鹰,开始沉醉于这条防线带给他们的安全感,一如一战之后的法国,自然结局自然也如法国。

你要相信,敌人总会在你打盹的时候等待你!

1973年10月6日,埃军趁以军欢度“赎罪节”之机,悍然发起战争,被以色列宣称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沙阵,在高压水泵面前溃不成军,不到24个小时,埃及军队便彻底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大军长驱直入以色列国土。

世界已经向前迈进了三十年,但是马奇诺式的悲剧仍然挥之不散,究其原因,思想上的马奇诺防线仍然存在,才是失败的关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