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滇缅路: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事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梅兴无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6-13 10:20

陈嘉庚回国调研

1939年3月,擅长驾驶的新加坡华侨银行职员吴再春辞别父母妻子,跟随第三批南侨机工队回国效力。没想到,仅仅4个月后,吴再春竟然被冻死在自己的驾驶室里。

据侨务委员会和西南运输处等部门为吴再春竖立的纪念碑碑文记载,1939年7月16日,吴再春行驶到龙陵附近,汽车抛锚。这时天降大雨,气温骤降。吴再春怕车上物资丢失,寸步不离自己的汽车。直到战友路过才发现,衣着单薄的吴再春已经牺牲了。

南侨机工回国不到3个月,就发生这种恶性事件,简直骇人听闻。其实,自从第一批机工回国,“机工苦寒”就一直是南洋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招募协定中明确规定,南洋总会负责机工的招募和路费,而西南运输处则要负责机工的“衣食住医”等。陈嘉庚在招募公告中特意提到:“南洋地居热带,衣服简单,庚以政府既有充分供给,遂亦未为机工置办棉衣”。

可是,当机工们到昆明训练所时却发现,西南运输处根本没为他们准备棉衣。1939年3月15日,槟城机工致函槟城筹赈分会,请求侨胞为他们捐赠可以御寒的棉衣和军毯,并颇可怜地表明:“物虽稍残破即可,只求有衣可以御寒。”

此后,南洋各地筹赈会纷纷接到机工们的求助信。很快,机工缺少棉衣挨冻受寒的消息就传到陈嘉庚耳中。4月底,他致函西南运输处,希望尽快解决昆明数千机工受冻的问题。

运输人员训练所所长张炎元矢口否认。他回信说,机工们在昆明得到政府的厚待,政府“能办到无不勉励”,倒是机工中“为非不逞之徒,故意淆乱分子,张大其词”。

对于张炎元的回信,陈嘉庚起初深信不疑。他认为,“机工程度不同,不可尽信”。当时,机工招募还在进行中,为了不影响招募工作,他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直到发生吴再春被冻死的恶性事件,陈嘉庚才感到事态严重。8月,他派刘牡丹偕同两位《南洋日报》的记者到国内考察机工真实的生存状况。

刘牡丹一行人从缅甸仰光出发,沿着滇缅公路一路向昆明进发。南侨机工们恶劣的生活条件时刻震撼着他们。

一个月后,刘牡丹在给陈嘉庚的报告中写道:“(南洋机工)大半受寒冻,疾病且有死者,医院缺乏,缺乏宿舍,秽恶无人清理,卡车晚间不如宿民家,车坏无修具随车,荒山僻野,困守数日觅修无门。”

陈嘉庚看到刘牡丹的报告后心急如焚,立刻动员南洋华侨社会为机工们购买药品、胶鞋、棉衣和蚊帐。但是几个月后当他亲自到滇缅线考察时,发现这些物资大部分都没送到机工手中。

1940年3月,陈嘉庚决定亲自去国内慰劳南侨机工。陪同他一起回国慰劳的庄明理回忆,在滇缅公路上,每次遇到道路转弯太急,路面太狭窄,或是凹凸不平之处,陈嘉庚都会下车查看,并一一记录下来。他还跟两位随行的工程师商议,全路应设七八个中途休息站,并在各休息站建立宿舍、食堂、停车场和修理站。

一行人经过一个小镇,听说一位机工被运输处关在“黑房”中已有3日。陈嘉庚亲自去探望,只见这位机工只穿了一件单衣,禁闭室内没有被褥,他只能睡在地板上。

陪同陈嘉庚一同考察的庄明理回忆,见此情景,陈嘉庚不禁落泪,立即拿出五十元给这名机工买衣服。陈嘉庚感慨地说:“我号召人家回国服务,想不到有此令人痛心的事。”

多年以后,蔡汉良告诉林少川,他曾被保山第二大队推选为代表当面向陈嘉庚汇报情况。蔡汉良告诉陈嘉庚,南侨总会向每个华侨机工赠送的蚊帐、毛毯、工作服等9件物品,被国民党贪官污吏克扣了,最后送到机工手上的只有两三件小东西,有的机工甚至一件东西也没领到。

到重庆后,陈嘉庚对国民党的腐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了巴结他这位“大金主”,国民党当局专门拨了8万元,用作欢迎经费。面对大大小小的宴会,陈嘉庚阵阵心寒,没想到海外华侨捐出的血汗钱都被国民党后方的贪官污吏“吃”掉了。他当即在重庆各大报纸上刊登启事:

闻政府筹备巨费招待慰劳团,余实深感谢。然慰劳团一切用费已充分带来,不欲消耗政府或民众招待之费……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尤当极力节省无谓应酬,免致多延日子,阻碍工作。希望政府及社会原谅!

当蒋介石得知陈嘉庚离开重庆后还要去延安访问,颇不满意。他向陈嘉庚大骂共产党,并暗示他不要去延安。陈嘉庚不卑不亢地说:“我的职责是代表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凡是交通没有阻碍的重要地方,我不得不亲自去看看,以尽我的责任,回海外也好据实向华侨报告。”

蒋介石见陈嘉庚坚持要去延安,不便强行阻拦得罪这个“大财主”,只好阴阳怪气地说:“要去也可以,但切不可受共产党的欺骗。”

然而在延安的每一天都深深触动着陈嘉庚,他见识到了一个朝气蓬勃、上下同心的社会。后来陈嘉庚与国民党政权渐行渐远,正是始于这次考察中的所见所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