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特殊的烈士简历,背后承载着怎样的铁血荣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01-06 15:40

包森——

献身冀东抗日根据地 

■张文友

巍巍燕山山脉,延绵不断。遵化市野瓠山北坡门道沟的山上满是栗子树。在两棵格外醒目的栗子树下,一座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1942年2月19日,战斗中的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胸部中弹,在此地牺牲。

包森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省蒲城县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红军,1937年3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七七事变”后,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要求奔赴抗日最前线。随后,包森奉命率部挺进津冀交界处的盘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冀东军分区成立,包森任副司令员、第13团团长兼政委。

1941年11月,冀东军分区制定了打伪“治安军”的作战计划。12月26日,包森率部打响了分区作战的第一枪。他设计了巧攻东双城据点的作战方案。以3个主力连担任主攻,使日间战斗保持胶着状态,入夜后发起总攻。经过8个小时的争夺战,除伪“治安军”营长带少数几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

接着,包森又率第13团乘胜南下,在遵化西南部寻找战机。1942年1月3日,该团以4个连的兵力,又歼灭了由平安城进犯刘备寨的伪“治安军”第10团两个连。1月12日,包森获悉,驻玉田城内的敌人将于13日“扫荡”平安城一带。他分析,伪“治安军”多次被歼,士气低落,于是当机立断,率7个连的兵力,连夜急行军15公里,赶到平安城西南10公里的果河北岸一带设伏,取得了果河沿大捷。当时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曾这样评价包森:“作战最勇敢,执行任务最坚决,立的战功最大,创造了以少胜多、成营成团消灭敌人的奇迹,充分表现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2月5日凌晨,包森带领第13团第2营在夏家峪与日军遭遇,因情况不明,转移到龙虎峪南山隐蔽。包森据敌情判断,敌人必定回窜,遂于16时许令2营两个连沿山沟隐蔽进驻贾庄子设伏,由特务连在南山掩护。在敌人尖兵进入村内时,我军被迫射击,当即歼灭日军田口休助中佐大队长以下70余人。

歼灭日军的战斗结束后,1942年2月19日,包森率第13团第1营转移过程中在遵化野瓠山与日军田中大队及伪军遭遇。包森组织部队沉着应战,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日伪军集中兵力配合数门大炮,不顾一切围攻包森部队。包森在密集的炮火中爬上野瓠山,指挥部队进行反击。当他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不幸被日军狙击手射中胸部,子弹从包森的左胸打进去,顿时胸口满是鲜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包森断断续续地说:“注意隐蔽,我……不行了,快去找苏然营长,让他……代替我指挥……”包森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

包森牺牲后,1942年3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社论,称赞道:“我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同志,亲自指挥所部向敌猛烈进攻,冲杀数小时,毙敌指挥官等300余人,缴获甚多。不幸,包森同志亦英勇殉国。”

郭国言——

热血尽洒太行巅 

■贾  茹

郭国言,湖北省黄陂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1军第1师第3团第3营第9连。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第5次反“围剿”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连长、指导员、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团长、政委等职。1937年2月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郭国言历任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营长、副团长、团长。1941年调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3纵队副司令员,后任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

郭国言作战顽强,身先士卒,每次战斗必亲临前线带头冲杀,13年的革命生涯,先后7次负伤,致使右腿残疾,却以惊人的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最前线。

1942年初,农历新年还未到,日军便以第1军统帅3万余人的兵力对八路军太行根据地以及太岳和晋西北根据地发起大规模“扫荡”。1942年2月9日,4000多名日伪军压境至山西省武乡县蟠龙一带。面对武器精良、来势汹汹的日军,时任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的郭国言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他率部兵分三路对敌进行阻击,亲自指挥一路设伏大有村西岗头,准备攻其不备。上午11时左右,战斗开始。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郭国言穿行于阵地之间,指挥战士们奋勇冲杀。日军发起的几次进攻,都被我顽强压制。几经反复,战斗持续至黄昏,敌人见始终无法冲破我防线,便开始用大炮狂轰滥炸。阵地瞬间硝烟弥漫、弹片横飞。郭国言一面冷静指挥,一面观察敌情伺机转移。他安排战士和民兵埋伏在阵地中,却不顾自身安危,起身侦察敌情。不料敌人的一发炮弹呼啸而来,炮弹在阵地爆炸,郭国言应声倒地,壮烈殉国。为悼念这位英勇的指挥员,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太行第3专署及武乡县抗日政府在横岭寺为其召开了公祭大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