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款类似子弹同时研发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并不是美国唯一一个想开发“拐弯子弹”的机构,它的另外一个竞争者,则是美国著名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从事核武器系统中非核部分的研究开发,如设计电气系统保险、解除保险、引爆、发射系统、中子发生器和指挥控制设备等。
早在2012年1月30日,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就宣布成功使用其研发的制导型子弹击中了2000米以外的目标。和EXACTO相比,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拐弯子弹”造价更便宜,更适用于普通士兵而不是狙击手使用,但其只能从滑膛枪发射,又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范围。不过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认为给现有步枪加上一个滑膛弹药发射器并不是太过复杂的任务。有意思的是,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很大程度上是洛马公司来运转的,因此在美国的“拐弯子弹”研发领域,洛马公司正进入左右互搏的神奇状态。
核心技术
空中如何转向仍在保密中
很多读者都会关心,美国的高技术子弹是怎么实现空中拐弯的?实际上,说空中拐弯稍显有点夸张,更合理的说法是空中转向或者空中修正弹道。在这方面,美国现在研发的两种高技术子弹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
从外观上,EXACTO智能子弹在12.7毫米的大口径狙击弹药基础上开发,长度应该在99毫米左右,外观和普通子弹十分接近。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产品虽然长度和EXACTO智能子弹基本一致,但整个弹体更加纤细,而且后面可见4个类似弹翼的装置。
从空中机动方式上看,桑迪亚实验室的智能子弹是通过电磁驱动的微型弹翼来调整方向。桑迪亚声称这种电磁驱动的弹翼每秒钟可以进行30次动态调整,足以在子弹行进过程中调整方向,满足射击精度。而且其优势在于射击距离越长,调整次数越多,命中的精度也就越高。而EXACTO智能子弹在空中如何转向,仍处于保密之中,让人感觉颇为神秘。
弹丸设计图真实性存疑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虽然已经公布了EXACTO智能子弹的弹丸设计图,但真实性仍然存疑。从图上看EXACTO智能子弹没有采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弹翼装置,引发了外界对其空中机动方式的猜想。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设计图并不真实,EXACTO智能子弹仍然采用了弹翼装置,但和桑迪亚的技术有所区别;第二,设计图中弹丸的三道环状装置,可能是某种新的驱动形式。
从制导模式上看,这两种子弹也有区别。桑迪亚的智能子弹和空军使用的激光制导炸弹没有本质的区别,都需要瞄准手将激光瞄准器对准目标,然后通过子弹上的制导装置捕捉目标反射的激光束,来引导子弹攻击。而EXACTO智能子弹据称使用了通过狙击手瞄准装置控制的“遥控制导”系统。和桑迪亚的技术相比,EXACTO的优势在于没有激光瞄准器对目标的照射,因为这种方式既容易被目标察觉,也容易被干扰。这种遥控制导,有可能需要狙击手和子弹的连续通信装置。另外从人体的反应速度来看,EXACTO智能子弹不可能射击较近距离的目标,只有12.7毫米的大口径狙击弹药超过1800米射程的作战距离,才能给射手留下2秒以上的遥控时间。